首页 → 规划设计频道 → 经验交流 |
|
让黄鹤楼建筑艺术跨神州走海外
日期:2008-08-28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 我要评论()
邱文航: 妙手开拓 长三角市场 39岁的邱文航,是中南院最年轻的副总建筑师。 毕业到中南院的第二年,邱文航被派到上海去开辟华东市场。“当时都不太想去,那边有些针插不进的感觉。”那是1993年。 中南设计院中标的第一个宁波项目,是从网上发现的,当时只想试试看,沿海设计中标多有“内定”之说。 结果中了标。“我想是我们找准了甲方想要的”。 当地房地产还在一个起步阶段,开发商希望手上的地做高商业,减少成本。 一个9万平方米的住宅区,当地规定沿街周长的一半不能做商业。中南院方案在地块的一个角“斜切一刀”,做了一条商业街。商业面积高于别人。业主欣然定板。 宁波市从此知晓:有个来自武汉的中南建筑设计院。 在长三角打天下,坎坷无数,中标盛康廖氏大厦,便“很有戏剧性”。 中南院投过一个标,被告知“第四名”。就在大家已经淡忘它时,一天有人找上门,项目甲方来道歉“其实你们是第一名”。怕时间来不及,甲方预先委托竞标第二名做了设计。按招标规定,只有第一名放弃才能转到第二名。甲方请求中南院承诺放弃。 中南院“大度”处理,后来赢得位于浦东的盛康廖氏大厦。 2004年,拿下宁波国际汽车城,邱文航为它设计了一个跑车造型,成为当地一个重要的城市标识。 2006年,中南院中标的宁波发展大厦位于当地城市战略东移的东部新城。“是个全黑色的建筑。青灰色的石材搭配明亮的玻璃,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魅力。” 郭和平: 荆楚建筑 征服天下 在中南建筑设计院,副总设计师郭和平特色鲜明: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有机融合,他设计的东湖楚文化游览区、湖北省博物馆,成为武汉的名片。 郭和平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浓重,他深受熏陶。上世纪90年代初,郭和平接手设计东湖楚文化游览区。他查阅大量历史资料,端出一道荆楚建筑大餐。楚城门“景”、“门”合一处理,取楚都城旧制水陆城门并立,城墙结束部蜿蜒隐入山林,城虽短但有无尽之意。楚市吸取两湖民居吊脚楼的构造特点,依山就势,参差错落。磨山主峰上的楚天台,是楚建筑“层台累榭,临高山些”的典型格局。 2002年设计的湖北省博物馆,又在荆楚建筑文化中增添了许多现代元素。建筑造型上,仍然采用典型的楚式高台建筑,但轮廓一改楚式建筑繁杂的造型,使用简洁、现代的线条。楚式建筑的扶手一般为木制,但为体现建筑的永恒性,郭和平将扶手改成了石材。 “外形源于楚式建筑,又不完全拘泥于此,更要体现时代感。”郭和平希望,这座建筑本身,也能成为一件艺术品。 走出武汉,郭和平设计的广西省博物馆、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博物馆,都将当地地域文化融入其中,使建筑与文化相辅相生,相得益彰。 李春舫: 完成建筑 设计“撑杆跳” 从民用建筑进入到铁路火车站领域,是中南设计院2005年新辟的市场。 中南院副总建筑师李春舫不否认:拿下第一个中型火车站——延安站,更多的因素,是冲着它的名气。 延安站融进了窑洞元素,这种建筑的地域特征,让中南院由一个民用建筑大院一下走进了铁道部的视角。 从延安站开始,中南院研究火车站,“攻读”火车站,追赶内行。 传统火车站在铁路线一侧,与其平行设置,早期站台少的火车站均如此。新站房与铁路线垂直。如一座桥,跨越所有的铁路线,如乘飞机一般的“上进下出”。新郑州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火车站之一,有16个站台32条到发线。站房东西跨度就达488米。 争夺郑州站,是重量级比赛,日、韩、法、美多国设计所汇聚。十多家逐鹿者中,要么是中外携手的联合体,要么是“铁”字头的设计机构。中南院是唯一民用建筑院身份、唯一独立投标设计院。 在建筑外形上,李春舫用了鼎的意向,赋予新郑州站青铜器的质感,干净的几何造型、简洁大气,中原文化的厚重和深远不言而喻。方案推出,被评价“它只应该属于郑州”。 今年,杭州站又被中南院攻下。外形似磅礴的钱塘大潮。李总解释,它表达了“摆脱西湖小桥流水,走向钱江文明的解放”。 铁道部规划的9大枢纽站中,中南院拿下三分之一:西安站、杭州站和新郑州站。 中南院为火车站专门成立了一个交通事业部。人均产值80万元,在全国设计院所排前列。 李钫: 超前设计 武汉节能建筑 1999年完成设计的湖北出版文化城,凭借其超前的节能设计,2007年还拿到武汉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项目主设计人,中南院副总建筑师李钫无疑是走在武汉节能建筑设计前沿的人。 1995年,李钫开始设计出版城主体建筑。4年间,因地质条件所限,设计方案一再变更,但建筑节能技术却贯穿始终。当时,节能技术初期投入大,国家也没有出台相关法规强制要求实施,李钫主动提出,靠的是学习世界先进技术的意识。 事实证明,李钫的坚持是值得的。出版城作为武汉首个大型节能建筑,湖北省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国家优质工程奖银奖、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结构设计二等奖、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一路拿奖拿到手软。 近10年后回头再看,出版城的许多节能技术仍称得上先进:节能玻璃幕墙,夏季隔热,冬季保温,是武汉首个大面积采用该技术的建筑;空调冰蓄冷技术,利用夜间优惠电价,晚上将水凝结成冰储冷,白天再将冰化成水降温,节约成本;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整个大楼只能设定一个温度,出版城增加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局部调节小气候,最小一间房就能设定一个温度;结构上,在省内率先采用预应力技术,在同等跨度下,将传统1.8米厚的梁“压矮”到1米,空间变小,使用率提高,达到空调节能效果。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