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胜 → 名胜动态 |
|
解渴消“烟” 青城山大景区将通水通气
日期:2008-11-25 来源:成都晚报 作者:李奕 李豫龙 我要评论()
天然气、自来水“爬上”青城山,袅袅青烟、脚夫背煤的场景将逐渐减少。11月20日,记者从都江堰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获悉,按照正在编制的青城山古建筑群灾后整体规划,到2009年底,青城山古建筑群将基本全部维修整治完毕,只有老君阁古建筑群维修三期工程届时展开。昨日记者登上青城山,为读者打探目前二期工程的最新进展。 以往,天师洞、上清宫等宫观,有香火旺盛的香炉,有威严的神像,也有售卖旅游纪念品等物品的小店——宫观宗教区域与生活功能区混合,这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光环下着实显得局促。对于青城山宫观的整治,有关部门一直想开展。 “青城山古建筑群的维修整治,不是单纯的维修恢复,而是要通过整治提升古建筑群的功能、增加文化内涵!”说起灾后青城山古建筑群的维修整治,都江堰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余朝发激动不已。 据了解,正在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风景园林所编制的青城山大景区总体规划,将天然气、自来水引上青城山的古建筑群,“天然气‘上山’可以减少煤烟对于景区空气的污染,自来水‘上山’将缓解景区长久以来依靠天然水的缺水状况。”余朝发说,“借由对宫观建筑的维修整治,还将把青城山宫观里的宗教活动区、生活区、商业区划分开来,提升景区形象,借此机会,增加青城山道教文化项目,开‘茶会’听道士讲道,让‘问道青城山’名副其实。” 青城重建·记者探幽 石柱坐“轿子” “登上”黄帝殿 天师洞道观黄帝殿,如今被钢架和绿色的防尘网围了个严严实实。“黄帝殿建于清末,由于当初建殿的时候,建完前殿就没有石料了,黄帝殿的柱子是用砖砌起来的,因此地震中损坏严重。”天师洞道观的诚青道长惋惜地告诉记者。据悉,黄帝殿是天师洞通往上清宫的必经之路,受损后也影响了青城环游路线的畅通。 早在10月,高4米、每根重5千斤,26根重建大殿所需的石柱,从雅安远道而来,坐着32人抬的“轿子”,“登上”了天师洞——它们将屹立在地震受损的黄帝殿上。目前,修复黄帝殿的准备工作已完成,只待上报省文物局的修复方案“东风”一吹,“修旧如旧”工程就可开动,预计明年5月12日完工。 上清宫东楼 客房三十六 清代同治初年开建的上清宫,震后整个地面向东南角有所倾斜。今年9月29日前,在首批启动的维修工程里,其受损轻微的建筑已被维修。 锯木料、钉钉子、刷红漆……昨日在上清宫东楼提升改造工程现场,工匠师傅正紧张地进行东楼内装工作。“东楼外部全部按照原样维修。”工人杨祖安一边给窗户仔细地刷上红漆,一边对记者说。童颜鹤发的郑道长捋着胡子介绍:“东楼已经开工一个多月了,一砖一瓦都是由脚夫从山下背上山来,东楼的36间客房将提供给游客,并且很快就能对游客开放”。来自广西柳州的游客张小姐兴致昂然地说:“过段时间再来上清宫,一定要体验一下住在东楼的感觉。” 运十万匹瓦 加固东华殿 自上清宫向上,是海拔1200多米,建于80年代的东华殿。它是记者在青城山景区可以到达景点里,见到的地震受损最重的建筑,它的受损也堵住了前往顶峰老君阁的道路。余朝发告诉记者:“东华殿不是文物保护建筑,所以修复工作可以尽快开展。” 11月20日,记者从大殿裂开的墙面往里看,厢房轮廓的地上凌乱堆积着砖块,大殿屋顶瓦片被清空,用蓝色塑料布覆盖着,工人们正准备加固靠近屋顶的墙面。记者从工人口中得知,从山下运上来了10万匹瓦,用于维修加固东华殿。“我们会加紧施工,打通通往老君阁的道路,让老君阁尽快开始修复工作。”工人师傅说,维修工作从本月18日开工,将在明年1月底完成。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