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经验交流 |
|
柳州:一个城市与酸雨的13年斗争
日期:2008-12-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我要评论()
三家大企业的环保账 “以前,到市里开人大会议那是最让人头疼的,很多代表都在环保问题上进行质问。当时我们提出产量要上1千万吨时,很多市民都惊呼:柳州的天要永远变黑了!”广西最大的企业——柳州钢铁公司董事长陈永南说,“现在,我们的产量上去了,却很少听到市民和政府的责难声。” 这个在环保方面原来备受市民诟病的企业,今天已经做到了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焦炉尾气回收供民用,高炉尾气回收为锅炉燃料。 柳钢从2001年开始在环保上投入重金,工业供水循环使用、余热节能发电、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焦炉煤气脱硫综合利用、煤气作为清洁能源燃料等项目陆续开工。目前,柳钢完成技改投入了130多亿元人民币,环保投入为13亿元。 循环经济项目在经济效益上已开始显现——2008年,柳钢的工业废水实现零排放,全部循环利用,由原来的每吨钢消耗30吨水降至5吨,企业每年仅水费就节省数千万元人民币。于“十五”期投资建设了总装机容量为75000kW的2号热电机组,投产以来,每年回收本企业放散的焦炉煤气和高炉煤气达30亿立方米,折合标准煤35万吨,年发电量5.4亿千瓦时,并向高炉汽动风机供中压蒸汽98万吨 ,折合电量2.1亿千瓦时。“以前总有人说我们偷排废气,现在你让我排我还不愿意呢,那可都是宝贝!”陈永南说:“柳钢现在用废气和余热发电,不但收回自建发电厂所投入的成本,还赚了两个多亿。”通过循环利用,柳钢在环保上投入的十多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基本收回成本。 曾是柳州污染大户的柳州化工集团公司也尝到了环保的好处。去年1月,这个公司从荷兰引进洁净煤气化技术,合成氨和尿素的生产成本分别下降38%和34%,煤耗也大幅下降——柳化飘荡在城市上空近40年的 “黄龙”也不见了。 另一个典型是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它和前两家企业曾并称为柳州三大污染户。2006年4月,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6亿元的烟气脱硫项目工程开始正式运行,项目运行后该公司的二氧化硫排放减少达90%以上。柳电脱硫办主任陈显辉在介绍企业情况时说:“这个环保项目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企业目前还是亏损的。但在广西,我们是亏得最少的火电厂——上这个项目可以获得补贴。幸好我们早上了这个项目,要不然到现在,在新的环保政策下,很多火电厂就非常被动了,就不是企业赢不赢利的问题,而是企业生存的问题了。” 2000年,柳州市酸雨污染治理取得历史性突破。降水PH年均值和酸雨出现频率分别达到有史以来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5.31和30%,二氧化硫空气环境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三级标准。 到2007年,酸雨频率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90%左右下降到42.8%。市区空气质量不断改善,2007年优良天数达351天,优良率达96.2%,创20年来最好水平。 环保局扩权 2004年,柳州市评选优秀环保企业,当评选材料送到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的时候,作为柳州经济支柱的柳州钢铁集团公司、柳州化工集团公司、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却因环保问题被投了反对票。之后,这三家企业被取消评比优秀资格,企业未达标的环保数据的还被公布在当地党报和网络上,成为当时颇为轰动的事件之一。 自从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予民“碧水蓝天”的承诺后,给很多人的感觉是柳州对环保污染治理力度明显加大了,柳州市环保部门的“权力”明显增强了。“今天罚那个厂的款,明天又下这个厂的停产通知,而且都是些大企业,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一位市民说。 而环保局有关人员表示,“这并非是环保局的权力比以前大了,而关键是因为柳州市委、市政府更为关注民生,更为重视环境问题的原因。其实刚开始狠抓环境治理时,我们心里也没底,毕竟这些污染企业大户也是柳州的纳税大户,是柳州财神爷啊,况且有些还是广西区属企业。我们第一次下停产通知的时候,我的压力也是很大的。”2006年,柳江造纸厂因环境问题被罚款100多万元,这是目前柳州环境保护开出的最大一笔罚款。 在柳州,无论官方还是民间,介绍这个城市时都喜欢用“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这句话。碧水蓝天早已深入民心,也让这个城市的几任执政者在施政时一直把环保放在首位。 “一是有法律支持,二是党委、政府支持,三是市民的环保要求,四是环保局本身的努力。”这是柳州环保人对目前“权力”变“大”原因的四点概括。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