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设计之都的建筑与城市研讨会在深圳举行_Page4
首页 |
Home
 园林新闻 |
News
 规划设计 |
Planning & Design
 工程 |
Garden Engineering
 植物 |
Landscape Plant
 科技 |
Science & Technology
 教育 |
Education
 法制 |
Legal System
 风景名胜 |
Famous Scenery
 园林城市 |
Garden City
 世界园林 
World Garden
风景园林师 |
Landscape Architects
 园林论文 |
Papers
 园林图库 |
Photo
 人才 |
Job & Recruitment
 园林市场 |
Business
 图书频道 |
Publications
 园林论坛 |
Forum
 网址导航
Navigation
首页新闻频道学术会议动态  rss订阅
      高级搜索 
走向设计之都的建筑与城市研讨会在深圳举行
日期:2008-12-25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   我要评论()



    给年轻建筑设计师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所在,年轻的建筑设计师是深圳建筑设计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如何鼓励、培养年轻建筑师,与会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作为行业协会的会长,孟建民透露,深圳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正准备评审出一批在深圳有影响的青年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这不仅是向社会、公众推广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也将对青年建筑设计师起到很大的鼓励作用。

  刘衍介绍,荷兰、法国这样的国家每年都会有培养青年设计师的计划,而且会直接给青年设计师提供一些机会。

  如何给青年设计师提供机会?朱荣远告诉记者:“由于受资质的限制,今天的青年设计师能干的事就是给大的设计机构、设计大师们做做画图、打打杂之类的工作,这些工作实际上体现不出他们独立的创造性。政府完全可以把一些小的项目,比如说小到一个公共厕所、一个小型的街心花园之类的设计交给青年设计师们去做,让他们之间去竞争,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在这些机会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张之杨对此表示了高度的赞同:“设计本身就是对过去已有的东西的否定,没有工程经验的青年设计师完全可以把他们的创意创造出来,而由有经验的机构在工程上予以实现。所有的大师都是从青年设计师慢慢成长起来的。”

  “申都”成功是深圳设计界的骄傲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获得“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这一来之不易的称号,无疑是对深圳这个城市、深圳的设计和创意的高度肯定。作为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和建筑设计的地位举足轻重。

  市规划局局长王凡坦言,深圳城市和建筑设计界有理由为获得这样的称号而骄傲。市规划局副局长许重光则认为,称号的获得不仅是对过去成就的肯定,更重要的是为深圳设计今后的发展打通了一条更宽阔发展通道、搭建了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

  作为在深圳本土成长起来的建筑大师、深圳市都市实践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刘晓都一番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深圳建筑设计界人士的普遍心声:“评上‘设计之都’,相信绝对是件好事。市民们至少会对设计给予更大的关注;政府也会更为重视;外部发展环境的改善,至少会给建筑设计质量的提升起到‘开道’的作用。”

  中国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会长、深圳市建筑设计总院院长孟建民表示:“作为一名建筑师,‘申都’成功,我要非常感谢政府各级部门、深圳全体设计界在近三十年中所做出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深圳的全体建筑设计界都会体会到‘申都’成功对于促进深圳建筑设计发展的巨大影响。”

  国际著名策展人,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艺术总监侯瀚如则认为,这一事件甚至将对整个城市的文化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设计不仅仅是人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设计’。打个比方,人们在堵车坐在车里会干什么?能干什么?这就是一个关系到‘设计’的有趣话题。‘申都’成功之后,应该会有更多的‘设计师’们在更广泛的领域里进行探索。”

  从1984年就开始在深圳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朱荣远则认为,深圳获得“设计之都”这一称号是实至名归之事。“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城市活力和思想的活跃。这一称号的获得,不仅是对深圳‘设计’本身的肯定,它更是对深圳这个充满创意活力、思想开放的城市的肯定。中国当前最著名的中青年建筑师,几乎100%都曾在深圳‘磨过刀’,这就充分反映了深圳是中国最为开放、最具特色的创意之都”。

  作为一个在从事景观园林设计事业二十余年的设计师,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何昉坦言:“听到‘申都’成功这个消息,我第一感觉是非常光荣和自豪,这个荣誉本身就对对我们这些人过去工作的肯定。”

  以原创塑造“深圳流派”

  受媒体之约,孟建民最近撰写了一篇回顾性的文章,从中国建筑设计行业近三十年的发展史的角度,阐释了“原创”的价值所在。

  孟建民认为,三十年来,中国的建筑设计行业经历了从“受教育”到“仿学”再发展到“原创”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十年基本上是受教育阶段,就是我们这批1977年、1978年刚进院校的时候,什么都不懂,老师的知识也很有限。那时候就是学习和打基础,对国外的大师崇拜得五体投地。”第二个阶段就是“仿学”。“这个阶段基本上就是完全仿照外国的东西,那时候都号称是‘杂志建筑师’。因为时间很短,都是抄杂志,所谓水平高低就是你会不会抄。”第三个阶段就是进入了目前的“原创阶段”。“过去做住宅设计,完全是抄外面的东西,今天抄‘后现代风格’、明天抄‘地中海风格’。而现在,就产生了像‘万科第五园’这样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符号的东西。尽管这只是一个开端,还比较稚嫩,但这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孟建民的话题引起了共鸣。朱荣远表示,“设计和创意要讲自己的文化自觉、文化底线,一定要坚持自己的‘魂魄’。”

  在分析景观和风景园林的原创时,何昉介绍说,景观和风景园林全世界共有三大原创流派——以中国为首的东方流派;以意大利、法国和英国为首的西方流派;伊斯兰流派。以中国为首的东方流派中,苏州园林是“最高代表”。“一个‘苏州园林’就代表了整个中国,这得益于苏州所具备的三个独特条件:一是江南富有的物质条件,二是人才聚集,三是水乡景观给了古代大师们充分的灵感。我认为,今天深圳的景观和风景园林设计这三个条件都具备,今天的深圳就是苏州的过去,是创造新景观、新园林最优秀的土壤。我们期盼着深圳能慢慢‘原创’出‘深派园林’或者‘深圳园林’。我也想以这个机会呼吁实现这个伟大目标。”

  考察过印度、埃及、墨西哥这些跟深圳气候类似的国家的城市建筑风格的朱建平则认为:“这些地方的城市建筑都有基于他们本土风貌的设计,特别有特色,而且一看就知道是‘他们自己的’。深圳的城市建筑设计也应该如此,用原创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阅读: 次   录入:Aggie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参与讨论:字数 姓名:

  • 请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相关法律法规
  • 本站所有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网友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网友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国风景园林网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