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打造山水花园新城市-园林城市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镇江市打造山水花园新城市
[日期:2011-01-26]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按照“山水花园城市”定位,着力加快中心城市建设,优化发展空间,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内涵品质,强化科学管理,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建设全国知名的宜居宜业城市、旅游文化名城。

  一、加快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

  构建开放式空间发展格局

  重点加快戴家门路以东、312国道以北、沪宁铁路以南和檀山路以西片区整体规划建设,启动蒋桥片区开发,打造南徐生态绿城;以京沪高铁站建设为契机,加速镇江主城向南拓展,全力建设好官塘板块,带动丹徒新城提升人气、集聚产业,对接沪宁经济走廊;以三山风景区为核心,充分利用长江及湿地资源,高标准建设北部滨水区和世业洲旅游度假区,形成城市最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滨江休闲旅游板块;加快东部丁卯片区功能转换升级,强化与官塘片区协调发展,形成镇江市创新、创业与人居示范区。

  加强主城各组团间快速通道建设,加强主城区与外围高资、大港分区的交通、产业和人口联系,促进“一体两翼”联动发展。加强五州山、十里长山、横山等主城与两翼之间的生态屏障保护,构筑绿色开敞空间,实现城市与自然有机融合发展。2015年,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30平方公里以上。

  彰显“山水花园”城市形象

  强化城市规划设计。加强山水花园城市规划研究,高水平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实现城市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内控制性详规全覆盖,完成长江路、中山路和解放路等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强化规划约束力。

  加强山水环境建设。全面推进市区山体水系治理,优化城市山水景观。深入实施“青山绿水”工程,彻底拆除主城区山体周边和河道两侧违法建设和不符合规划的破旧建筑,完成主城区26座山体和古运河等3条通江河道整治及景观建设,形成“一山一景、一河一廊”的城市景观,实现山水城林融为一体。

  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工程。201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以上。

  加快城市内涵品质提升

  完善城市基础服务功能。加快城市路网建设和改造,实施312国道南移改造等9条骨干道路工程,完成15条城市主干道建设和40条支路改造,实现中心城区路网贯通加密,完善“三横九纵”城市骨干路网体系。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重点加快大运量快速公交体系建设,力争开工建设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015年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0%。加强城市人防工程建设,完成大市口等5处地下人防过街通道建设。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新建各类配套停车场50万平方米。推进菜市场配套建设,基本消灭马路菜场。加快城市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城市污水收集处理和雨水收集利用能力,2015年,城市合流制管道占污水管道总量不超过10%,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机械化收运和无害化处理水平,2015年,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覆盖率达到60%。建成国家节水型城市。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按照“错位发展、特色竞争、传承城市文脉”的发展思路,重点推进西津渡历史文化发展轴、三山国家风景名胜文化旅游圈、城市山林文化旅游圈等“一轴两圈”的保护性开发建设。重点实施西津渡二期、梦溪园扩建、铁瓮城保护、古运河改造、南山莲花洞古人类科普园、新河街历史文化名街建设等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工程,积极开展“西津渡申遗”。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文化运营商、战略投资者,围绕镇江三国文化、三山文化、津渡文化和江河文化等特色资源,借助影视制作、动漫设计、网络游戏等现代化手段,实现古代文化的传承、再现,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加强文化对外交流,依托城市古文化和山水资源特色,催生新兴文化业态,进一步做响迷笛音乐节等一批现代城市特色文化品牌。

  二、建设绿色生态镇江

  加强生态建设

  建设国家级生态市。继续高标准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健全社会监督体系,重点实施一批生态市建设重大工程。建成国家级生态市。

  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地和重要山体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开展生态修复,确保镇江市受保护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超过17%,提升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建设长江湿地公园,加强长江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开发。

  实施绿色家园工程。建设沿江、沿河、沿路生态防护林等一批林业重点工程。加快丘陵岗地、荒山、荒滩植被恢复和废弃矿山复绿建设。2015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以上。

  强化环境保护

  实施蓝天工程。2015年,镇江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3%。

  实施碧水工程。2015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

  实施清洁家园工程。2015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快辖市中心城市发展

  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城市化的重大任务,充分发挥中小城市的产业、资源、区位优势,走特色化的中小城市发展道路,实现中小城市跨越发展,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丹阳:以新材料、五金工具、汽摩配件、森工产品及眼镜等为产业特色,着力建设沪宁线上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文化内涵丰富、江南水乡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工贸名城。2015年,城市人口35万人左右。

  句容:依托区位、生态和文化优势,主动对接南京,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兴产业,做强旅游业,做特农业,全力打造以生态休闲人居为特征的现代化中等城市。2015年,城市人口22万人左右。

  扬中:着力发展智能电气、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产业,优先发展现代港口物流,加快对接镇江主城,推进整岛城市化,打造经济发达、民生幸福、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水上花园城市。2015年,城市人口15万人左右。

  推进“三新”示范建设

  在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有序推进“三新”示范建设,引导城乡资源向新市镇、新园区、新社区集聚,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科学布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资源要素更加集约高效利用,让更多人享受城市化的生活和服务。力争“十二五”期间初步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新市镇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强化基层管理。优化农村环境。加强茅山老区扶贫综合开发。

  四、构筑现代化区域大交通

  完善现代化交通路网体系

  公路:加快推进泰州大桥及接线、五峰山铁公大桥及接线、沿江高速等重点工程建设,构筑市域“三横四纵”高速路网,建成镇江主城绕城快速通道。加快实施104国道、338、238、241等国、省道干线公路改造升级,推进形成“五纵五横四射六联”干线公路网,2015年,国省干线公路全部达到一级以上标准。构筑镇江主城至三个辖市城区半小时快速通道。加强世业洲、江心洲、高桥、新民洲、扬中市等江中岛屿和江北交通薄弱区域的道路规划建设,实现一体化共同发展。加快城市道路向农村辐射的深度和广度,确保农村大自然村全部通等级公路,力争所有乡镇实现一级公路连通。2015年,全市公路网总里程7000公里以上。

  铁路:加快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确保2011年建成通车。推进连淮扬镇铁路、沿江铁路以及宁镇扬轻轨等区域铁路干线的开工建设。积极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做好线路预留控制,启动部分线段建设。加强与南京、苏锡常等城市轨道系统的全面对接,实现镇江主城到禄口机场半小时通达。

  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重点加快京沪高铁镇江枢纽站、京沪高铁丹阳枢纽站、连淮扬镇铁路大港枢纽站、宁杭城际句容枢纽站建设,优化沪宁城际高铁镇江枢纽站和沪宁城际高铁丹阳枢纽站综合运输环境,形成六大综合性交通枢纽。

  提升港口发展水平

  加大港口基础建设。强化公共码头和公用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以电子口岸为基础的港口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建设大港四期等40多个万吨级以上重点码头,实施一批码头升级改造计划,优化通关服务,提高通关效率,提升港口综合发展能力。推进扬中夹江航道整治,合理规划开发夹江岸线,提升岸线利用价值。2015年,长江港口货物通过能力达到1.4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110万标箱。

  进一步发挥内河航道作用

  重点推进“一闸两河三港口”建设。加快苏南运河谏壁船闸扩容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以苏南运河、丹金溧漕河为重点,加快市域三级骨干航道网建设,实现各主要节点千吨级沟通;加快内河港口改造,2015年前完成城郊港区京口作业区、辛丰作业区和丹阳陵口作业区等建设,建成一批公用码头泊位,发挥内河水运功能,提高苏南运河在镇江货运中承担的比重。加强丹阳九曲河、新区捆山河等其他内河水道整治,提高水运价值。

 

编辑:anna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