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大致力能源植物研究-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湖南农大致力能源植物研究
[日期:2010-12-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肖前辉 裴昌胜   发表评论(0)打印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易自力带领的课题组5年来潜心芒属能源植物研究,成功培育出芒属植物人工杂交品种——湘杂芒1、2、3号。这些新品种若大面积推广,有望大力缓解能源短缺压力。

  记者2日从湖南农业大学获悉,由该校芒属植物课题组选育的湘杂芒1、2、3号已得到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一致认可。专家们表示,这是中国科学家能源植物研究的实质性成果,意义重大。

  2006年,该课题组率先以中国丰富的芒属植物资源为材料,利用种间远缘杂交手段,将野生芒与南荻进行杂交,选育到湘杂交芒1、2、3号3个新品系。新品系经过3年的栽培试验,其性状与野生亲本有明显区别,且遗传性状稳定,生物学特性和农艺性状更适合能源作物的要求。由于目前国内外暂无芒属植物人工杂交品种的报道,故这也可能是世界上首例人工培育的芒与南荻的杂交新品种。

  湘杂芒1号、2号、3号种植后高产期可维持15至20年,年干物质产量平均可达30至40吨/公顷;其矿物质含量低,燃烧充分,CO2净效应为零,无有害气体释放,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并有助于保持水土;湘杂芒品种的平均亩产量在2500公斤以上,平均亩产比高产亲本高出36%以上,比低产亲本高出80%以上,每亩产量相当于8桶原油或1.4吨原煤。3个品种经过加工后都可以直接作为火力发电厂的燃烧原料,或经过生物发酵转化成燃料乙醇,可作为汽车等的动力原料。

  为研究中国芒属植物,易自力等人的足迹遍及全国近30个省市的400余县市。他们不仅培育出了湘杂芒1、2、3号,还建立了一个保存有1100余份芒属野生种质的资源圃,确立了中国芒属植物的现代分布区系和资源数据库

  在化石燃料日趋枯竭和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双重压力下,研究、开发可再生能源成为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做好资源评价和遗传改良,培育出能在盐碱地和沼泽地上大规模种植的芒属能源作物是课题组目前的主要研究内容。”易自力说。 

编辑: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