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园林:打造差异性文化品牌-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昆曲园林:打造差异性文化品牌
[日期:2011-01-11]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李昕   发表评论(0)打印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以昆曲和园林著称于世。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4月29日,由著名华人作家白先勇领衔打造的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进行了首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后,在中国内地和美国的演出均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而由苏州昆剧院与日本歌舞伎“国宝”坂东玉三郎合作的中日版《牡丹亭》在日本东京连演22场,观众达3万余人。

  青春版《牡丹亭》这一经典剧目的改编上演,使昆曲从乏人问津、濒临灭绝到引来日本艺术家的学习与合作,其重大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对昆曲保护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更在于这个文化事件成功背后所隐含的文化策略。这一点在苏州园林入驻威尼斯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2010年3月12日,由苏州艺术家放创作的、欧洲第一件来自中国的艺术园林作品——达园,在意大利威尼斯圣赛弗罗岛上动土开工。这座建于异乡的典型中国园林,既包含了苏州园林中最主要的要素:亭、台、榭、假山、小桥、水流,也涵盖了许多现代西方元素。达园作为当代艺术舞台上的一种独特表达,频繁亮相于第三届广州三年展、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一系列当代展会。达园的这种“艺术园林”的角色让人更多看到的是苏州园林文化的艺术内涵正在进行着的当代传承。

  昆曲和园林,以多元的方式和当代的理念进行的可贵尝试,使苏州文化成为西方观察中国文化的最佳案例之一。

  昆曲和园林之所以能够成为苏州的文化品牌,是因为它们是苏州独有的。它们的不可复制性决定了它们的稀缺性、独特性。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性。不同文化只有存在差异,才有现实存在的必要。

  苏州借文化遗产打造差异性文化品牌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文化差异性既是着手点,也是突破点,要在彰显中国元素的基础上,努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把握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使我们的文化产品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和价值取向上的普遍适应性,使之更加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这也是青春版《牡丹亭》和达园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化产品如果失去了“内容”的独特性,失去了对本土文化的自觉意识和特有的文化精神,最终必将导致其如同一般工业品一样失去差异性,成为简单的复制品,文化产品的吸引力也就无从谈起。在全球化和世界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下,民族文化产业只有创造性地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成现实的文化资本,才能生产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行为方式和消费习惯的产品,才能使民族文化产品获得广阔的市场。通过大量具有“中国概念”的文化产品的输出,改变中国在对外文化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壮大民族文化产业,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主要途径。 (作者单位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