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出台-行业动态—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威海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出台
[日期:2011-01-20]  来源:威海新闻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十二五”时期是威海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是指导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性、全局性、纲领性文件。编制和实施好《纲要》,对于我市在新一轮发展和竞争中抢占先机、把握主动、赢得新优势,加快打造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威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威海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全市各级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有效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较好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经济基础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94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8.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3.6%和15.5%,经济发展更加稳健。

  ◆产业基础

  产业结构全面优化,运行质量显著提高。积极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工业调整振兴、服务业跨越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10.7:58.2:31.1调整为7.5:56.7:35.8,经济结构更加优化。

  ◆投资基础

  投资力度逐年加大,重点项目实现突破。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年均分别增长21%、19.1%和13%,需求结构更加均衡。

  ◆创新基础

  自主创新不断强化,科技事业成果丰硕。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建设深入推进,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由24.9%提高到36.5%。

  ◆生态基础

  节能减排扎实推进,生态建设成效明显。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22%和2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8%和6%。

  ◆城市基础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居环境日益改善。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率由53%提高到58.7%,市区城中村改造、农村住房建设和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城乡发展更加协调。

  ◆改革基础

  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在国资监管体制、集体林权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政府机构、文化管理体制、医药卫生体制等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

  ◆开放基础

  对外开放进程加快,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利用外资质量提高,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

  ◆民生基础

  民生工程深入实施,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十一五”时期,我们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3%和10.6%。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纲要》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认为当前我市服务业比重较小,财税比重相对偏低,消费拉动不足,投资结构不够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经济运行质量仍需提高;一些重点领域改革尚需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比较多;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城乡发展还不平衡。对于这些问题,都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在“十二五”期间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纲要》对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市的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将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机遇和挑战同在,动力与压力并存。

  “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纲要》提出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4.5:52.5:43;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7%,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削减1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1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0亿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内资年均增长15%;城市化率达到65%。

  《纲要》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这条主线,提出了五条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实现城乡、海陆、内需与外需统筹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

  ◆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积极整合各类资源,打造支撑未来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板块。

  ◆坚持民生优先,共建共享,实现富民与强市的高度统一,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

  《纲要》把在转型升级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一项重大任务,从区域战略、产业发展、城乡统筹、节能减排、科技人才等五大篇章作了深入阐述。

  区域战略与产业布局

  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市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重要城市,必须立足比较优势,科学谋划产业布局,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努力打造引领经济率先发展的强势板块。《纲要》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统筹、海洋资源与陆地资源统筹、海洋产业与关联产业统筹、市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强化海洋科技开发和资源保护,加快打造海洋优势产业六大基地,构筑优势更加突出的蓝色经济体系。

  ◆在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上,以促进产业高端化、高端产业聚集化为目标,积极实施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快十大高端产业聚集园区建设,构筑更具活力和竞争力的高端产业体系。

  ◆在区域发展定位上,明确了各市区的发展重点,要求各市区依托各自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优势互补、配套协作、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多层次区域产业发展格局。

  产业振兴与发展重点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是应对区域竞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纲要》根据国家、省“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方向,结合我市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从五个方面作出了安排:

  ◆稳固农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稳定粮油生产,培植经济作物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扶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强化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水平。

  ◆做大做强区域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渔业、船舶修造、港口物流、海产品精深加工等四大现代海洋产业,打响“威海刺参”等海珍品品牌,进一步巩固海洋特色产业优势。

  ◆转型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全面改造提升电子产品、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配件、轻工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和发展行业高端产品,打造地毯、家纺、海产品、渔具、医疗器械等五大核心集散地。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主攻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海洋科技开发等七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板块。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争取在文化、旅游休闲、软件及服务外包、商务会展、金融等五大产业领域取得突破。

  区域统筹与城乡建设

  新型城镇化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依托和强劲动力,我市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要求在规划城镇布局、整合政策资源、创新城市管理等方面下更大功夫,推进和谐城乡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在这方面主要明确了四个重点:

  ◆规范引导区域开发秩序。根据全市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开发密度,明确各类区域的总体功能和发展定位,使各功能区合理分布、有序发展。

  ◆科学构建城镇体系。以打造一体化威海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升中心城市地位,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加快重点城镇聚集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一体化,大力实施农村住房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健全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细化城市管理标准,严格落实各区域各环节的管理责任,采取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推行网格化管理新模式。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必须坚持把生态环境作为最大的竞争优势来保护,把宜居城市作为最响亮的品牌来打造,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纲要》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建立促进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推进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监测设施建设,加强节能环保技术改造,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强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加快培育以绿色环保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林网建设,完善以农田林网为重点的防护林体系以及以公共绿地和城市公园为重点的城市绿化系统,加大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力度。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突出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力争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市。

  科技教育和人才战略

  加快转方式调结构,需要科技、教育和人才的有力支撑。《纲要》围绕“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两大战略,对科技、教育和人才发展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加快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深入推进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和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建设,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着力提升综合创新能力。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统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协调均衡发展,争取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域范围内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

  ◆加强人才工程建设。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落实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创业环境,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十二五”时期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主要任务

  扎实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关键是依靠改革,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勇气和精力,打好改革攻坚战。《纲要》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明确了七项改革重点:

  ◆深化财税物价体制改革。健全增收节支和经营财政的新机制,拓展增收渠道,压缩公用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支持重点领域发展。健全价格调控机制,保持重要商品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深化所有制结构改革。进一步理顺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深化要素市场改革。进一步推进土地、海域、劳动力及水电气等要素市场领域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继续加大医药卫生、文化管理、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改革力度,最大限度地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

  ◆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行更加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促进农村人口合理有序流动。

  全方位高水平扩大开放

  开放是我市突出的比较优势,开放工作的新形势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坚决的措施来审视和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扩大全方位开放。《纲要》提出了扩大开放的四项重点任务:

  ◆调整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推进出口品牌建设,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实现对外贸易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强化产业招商,引导外资更多投向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领域和重点行业,争取引进一批有实力的战略合作伙伴。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优化“走出去”战略布局,更加注重资本输出、产能转移、技术嫁接等投资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走出去”的层次和水平。

  ◆加强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资源、产业优势,积极探索与重点区域、内陆腹地之间的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十二五”时期发展社会民生事业的主要任务

  社会建设是一举托两头的大事,既有利于改善民生,又有利于发展经济。《纲要》着眼于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出坚持富民优先,加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共同繁荣。

  ◆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格局。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逐步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努力扩大就业。把扩大就业、稳定就业、扶持就业作为重要发展目标,结合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创造公平就业环境,促进充分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统筹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工作,加快建立城乡统筹的高标准社会保障体系,争取在全省率先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新增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及公共卫生领域倾斜,全面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基层为重点,以公益性、基本型、便利性为原则,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城乡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建立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体育事业。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群众体育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高大型赛事承办能力,积极承接和举办好重大体育赛事。

  ◆强化社会公共安全服务和管理。全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此外,《纲要》对加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社会组织管理、民族宗教工作等各项社会事业也提出了相关要求。

  “十二五”规划的支撑体系与保障措施

  《纲要》就保障“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提出了七点要求:

  ◆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稳步扩大投资规模,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增强内需拉动能力。

  ◆重点抓好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发展承载能力和保障水平。

  ◆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加快组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强化资金保障能力,积极创新融资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强化用地用海支撑,提高土地、海域的集中集约利用水平。

  ◆加大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完善符合威海产业特点和发展方向的政策措施。

  ◆加强规划的组织实施,加大监督考核力度,确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这些要求具体全面,对一些项目和政策也都作了详细安排,是实施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保证。

编辑:anna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