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学山:园林绿化是“活的”城市基础设施
“过去人们一讲城市的基础设施,提到的就是水、电、路,现在增加了一个有生命的设施,那就是园林绿化。”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唐学山开宗明义。唐学山1959年入北京林业大学读书,自此与园林绿化结缘,从事园林规划设计教学、科研及园林设计工作多年。在首届中国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大赛论坛上,他以一名园林“老兵”的身份不仅对年轻一代的争鸣做了很好的总结,同时对新时期的园林绿化事业做了总结和展望,并以生动的案例再次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对风景园林艺术的深刻影响。他不无自豪地指出,中国山水文化、山水园林正逐渐成为世界风景园林的潮流。
造荫造福的绿化事业方兴未艾
“我们的行业是干什么的?简单说就是改变城市生态环境的,是造荫造福的事业。”唐学山对园林绿化事业的钟爱溢于言表,他以乾隆皇帝北海公园御笔亲封“遮阴侯”为例鼓舞大家。他指出,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其重要性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自1992年第一批国家园林城市创建至今,全国城市已有三分之一入选中国园林城市,三分之二还在努力。那些已经成功创办国家园林城市的又向着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迈进,各地的县城、城镇也加入了“创园”的队列。去年教育部公布的学科目录中,风景园林上升为一级学科,全国有128所高校都设置了园林或相关专业,园林绿化事业可谓方兴未艾。
随着园林绿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园林绿化行业也大大扩展了,涉及宏观和微观两个领域。唐学山特别提及杭州的城市绿化建设,该市著名的城市景点由以前的旧十景发展成今天的三十景,市域内建成了大批风景点,成为全世界闻名的风景城市,其中既有西湖西进大手笔绿地规划之功,更离不开对一各个景点的精心设计。“清华李树华教授和EDSA李建伟关于行业发展的争鸣实际上是可以统一起来的,李建伟讲的是宏观方面的绿地规划,李树华析的是微观领域的项目设计,宏观是由微观组成的,我们既要把宏观把握好,又要把微观做扎实,园林绿化事业才能健康发展。”唐学山解释道。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传承中创新
园林绿化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园林作品的生命力不仅仅在于绿地上蓬勃生长的植物,更在于根植于园林作品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唐学山本人不仅园林造诣深厚,国学功底也很深,书法雕刻都有很高的造诣。在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他提到了四个层面,即:雄浑浩茫的文学与艺术、博大宽容的哲思气质、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兼收并叙的文化表征。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他说,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山水文化融入中国古典园林,从而创造出以自然山水为骨架的中国山水园林,而今这一造景形式正被输出到世界各地,并逐渐成为世界风景园林设计的潮流。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在传承传统的同时还要有自己的进步创新,这样才能在新时代焕发更强劲的生命力。”唐学山强调。他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入口的和谐阙为例,详细解析了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园林。在奥林匹克公园入口处,两个对称的民族和谐阙图腾柱高21米,上部装饰着高温釉彩陶瓷镂空浮雕,从上到下分别是比翼鸟、连理枝、并蒂莲,象征万物和谐共存。下部为花岗岩石的“斗拱”造型,中国传统建筑上的一个部件,经设计师的观察和思考以新的形象展示,可谓巧妙至极。在民族和谐阙北面正中,是圆形的中华民族农历坛,在农历坛上刻有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四节气和反映中国农业生产活动的“春耕”、“夏锄”、“秋收”和“冬藏”的浮雕。中间圆形部分是类似于风水罗盘的设计造型。这些鲜活的案例,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不仅在现代风景园林中可以得到完美诠释,而且可进一步创新与升华,使之焕发新的生命力。
编辑:ljing
相关阅读
安徽推行城镇园林绿化林长制
近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相关工作方案要求,2018年建立城镇园林绿化林长制相关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2020年修编完善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完善城镇生态网络规划、全省所有城市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详细】
河北衡水:以园林绿化打造城市“高颜值”
近年以来,我市(河北省衡水市)园林绿化不断升级,改变了原先单一的绿化格局,谋划实施了一批高标准、高质量重点绿化建设项目,全市园林绿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19%,绿地率达到36.91%,人均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