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牡丹托起的亿元经济
几代人的留守 换来如今1237个牡丹品种
“春分时节,在曹州百花园内,一株明代的牡丹又发出了新的花蕾。几十年来,这里,常能看到一对父子在忙碌,技术员孙景玉和他的大儿子。
园子里有不少“景玉”牡丹,孙景玉培育出的赛雪塔牡丹被中国牡丹芍药协会以孙景玉名字命名。2000年,他整理编写了约12万字的《百花园牡丹谱》,成为建国后菏泽牡丹的第一部谱记。有人称他是牡丹界的“袁隆平”,他却只乐得指着园子里的牡丹告诉记者这是什么品种,生长了多少年。
百花园原名“万花村”,本是清末曹州总团练郝省谦的“郝家花园”。民国时期,已成荒野。解放初,洪庙村花农又在此种植牡丹、芍药,逐步连片成方,1958年,正式建园,名为“洪庙花园”。1982年,政府再次拨款重建,命名为“百花园”。“我小的时候,家里的三亩地,两亩种牡丹,一亩种粮食。靠卖牡丹花苗为生。”79岁的孙景玉是菏泽市牡丹区牡丹街道洪庙村人,他和他的儿子都是“曹州百花园”技术员。
“我祖父和父亲都是种牡丹的好手。院子里、地里种的都是牡丹,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我自小就跟随父亲在牡丹地里滚、爬,边看父亲侍弄牡丹,边听父亲讲述关于牡丹的各种神话传说。”像当年孙景玉跟着父亲孙广道一样,儿子孙文海从小在曹州百花园长大,一两岁的时候,父亲就背着他在百花园干活,如今也57岁了,与父亲同在百花园照顾牡丹。
当年,孙广道兄弟三人中,他与大哥主要在家种牡丹,弟弟负责去京津等地推广销售。据孙景玉回忆,当时北京景山公园、颐和园等地的牡丹,很多都是叔叔带过去的。当时菏泽种牡丹的不止孙家,周围李集、赵楼等地都有种植牡丹的农户。即使如此,当时种植牡丹并不是一个能够发家致富的行业,通常情况下,只能勉强养家糊口。“一棵好品种的牡丹,当时能换25斤麦子。”
目前菏泽牡丹栽培面积达25万亩,拥有大型牡丹苗木繁育基地30多处,反季节牡丹温室催花大棚200多个,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的有九大色系,十大花型,1237个品种。其中600多种是孙景玉通过杂交、种子培植研究出来的。
让孙景玉特别挂心的还有正在生长的80多株太空牡丹,2002年3月25日至4月1日,菏泽市林业局和林科所有关专家挑选200粒牡丹种子搭载“神舟三号”飞船飞入太空,历时6天零18小时,绕地球飞行108圈以后,在当年9月播种在曹州百花园。
卖苗者“淘金”海外 一个人独闯荷兰打开市场
菏泽牡丹区安兴镇,300多亩牡丹苗齐刷刷都长了有20多公分高,“都说牡丹花美,我看着绿绿的牡丹苗也美,最美的事情,莫过于蹲在地边抽支烟。”菏泽中原牡丹开发有限公司经理赵相坤跟记者说喜欢这种当“地主”的感觉,“菏泽现在20来家做苗木出口的企业组建了一个牡丹商会,对于国外的一些花卉贸易限制,大家抱团想办法打市场。”目前菏泽牡丹已经远销日本、美国、韩国、俄罗斯、法国、荷兰、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赵相坤就种了30多亩牡丹苗,卖到国内其他城市,一直是刚够本的状态,后来慢慢赚钱,“没想到,到了2003年非典,一直到2004年,人们没有了玩花玩草的心情,基本上一棵都没卖出去。一年光成本就十多万元,屋漏偏逢连阴雨,2004年5月,菏泽下了场大雨,牡丹苗都泡在大水里,牡丹最怕的就是涝,那时我欠下一屁股债。”
那两年,天灾之外,赵相坤还体会到市场的过度饱和,“许多菏泽人都觉得种牡丹赚钱,盲目种植,面积超过社会需求。”
即使这样,赵相坤还是坚持种牡丹,在2006年,他萌生了要把牡丹卖到国外去的想法,“其实很早之前,菏泽牡丹就出口,只是没有形成规模。不管是金梦还是噩梦,我办了护照,就去了荷兰。”
现在赵相坤的业务客户涉及美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十几个国家,“一年出口五六十万株。”
“每年9月份到春节期间,是牡丹苗的销售旺季,从青岛港发集装箱到荷兰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必须是在牡丹的休眠期内才能保证质量。”赵相坤告诉记者,今年还有计划再与一些牡丹种植户签订协议,帮他们把牡丹卖出去。
牡丹产业链逐渐成型 有一天还可能吃上“牡丹鸡”
在菏泽高科牡丹应用研究所,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都能看到入药的丹皮、美容的牡丹精油、饮用的牡丹花蕊茶、食用的牡丹籽油……菏泽高科牡丹应用研究所经理王连岗说,现在的问题是原料紧缺,所以产品比较少,价格也相对高一些,“基本是一年开工生产一个月,原料就用完了。随着原料的充沛,成本也会随之下降。”
牡丹的根经过加工称为“丹皮”,是一种重要的药材,菏泽丹皮称为“曹丹”,菏泽是全国四大丹皮产区之一。“之前,牡丹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入药。丹皮是制作六味地黄丸的主要药材,在之前,把丹皮作为药材来卖,也一直是牡丹种植户的主要赢利手段。”王连岗说,现在牡丹可以变成的商品多了起来,牡丹精油、牡丹花蕊茶、牡丹籽油,但他也略有些无奈的说,“原料确实紧缺,一亩牡丹都采不了一斤干花蕊。”
王连岗说目前研究所用的原料有30%是来自本地,其他则来自安徽、山西、陕西和甘肃等地。“两三年前,牡丹籽油的提炼技术也终于被攻克。牡丹也终于由单纯入药变成了‘浑身是宝’。”在王连岗的眼里,牡丹浑身都是可掘金的。
“4月份采花蕊生产茶,八九月份收牡丹籽,10月份生产牡丹籽油。”王连岗告诉记者,为了争取更多的原料资源,研究所也在扩展油用牡丹的种植面积。
目前,他们正在与北京的专家研究实验“牡丹鸡”,“用榨完油的牡丹籽壳当饲料养鸡,鸡的毛光亮度很好,而且产的鸡蛋是青皮,蛋黄儿发红。这是纯天然的饲料,鸡肉和鸡蛋都让人放心。”
牡丹产业正在形成一条更长的链条,王连岗心里,还装着很多很多实验,牡丹花粉精、牡丹酒,“现在是许多产品研制出来了,还有一些在等待国家相关机构的认证。”
编辑:wenweihua
相关阅读
花卉界两项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花卉领域两项成果获奖,分别为南京农业大学菊花课题组负责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陈发棣主持完成的【详细】
北京盆花淡季来袭行情持续走低
7月以来,天气炎热,北京盆花市场迎来淡季,整体销量下滑,走货缓慢。红掌价格与上月相比无较大变化;蝴蝶兰主要为租摆拿货,价格与上月持平;凤梨品质高的走货量大;绿植、小盆花等走货量下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