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建进农业科技生态园

2013-04-10 10:20:52         来源:大众日报     浏览次数:

  宁阳县伏山镇马庙村农民李正,借助当地一家农业科技生态园龙头企业提供的种苗和科研技术优势,毫不费力地建起30个蔬菜大棚,每年只需精心管理,每个大棚年纯收入便可达到4万元。“这些大棚,就是我的‘家庭农场’。”4月2日,面对前来一探究竟的记者,李正自豪地说,“现在20个大棚种植了芸豆,10个大棚种植了茄子和辣椒。从现在的市场行情看,效益应该差不了。”

  记者在大棚前看到一辆济南牌照的运输车,工人们正忙着往车上装芸豆。“现在芸豆刚刚上市,1斤6元还很抢手,我的芸豆棚一天就能收入6万元。”李正说。

  今年42岁的李正是马庙村出了名的大棚蔬菜种植能手,在村里种蔬菜已有20多年的经历了,从刚开始的矮小拱棚到后来占地近两亩、投资十几万元的高标准大棚,李正家的蔬菜产业一年年壮大。他的发展视野也“水涨船高”,越来越宽广。2009年8月,李正成立了正元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并承诺合作社内“技术统一指导、管理统一标准、资料统一购置、蔬菜统一外销”,吸引了当地群众争相加入。

  去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正了解到泰安凌云农业科技生态园由于人手少、大棚多,决定将部分大棚对外租赁承包,并提供种苗和科研技术。得知这一信息后,李正立即与生态园联系,经过协商,以每年每个大棚1万元的承包费租赁了30个蔬菜大棚。

  “我主要是看中了农业科技生态园的科研优势和实力。”李正说。原来,泰安凌云农业科技生态园是一家集科技推广、种苗繁育于一体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有高标准设施蔬菜大棚200个,并与中科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建新棚,前期投资太大。科技园优良的设施大棚和先进的种苗技术,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轻装上阵的发展机会,虽然租赁费用稍微高一些,但生态园负责技术和种苗,只要精心管理,还是有账可算的。”李正自信地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像这种高标准大棚有把握一年毛收入6万元,去除1万元的租赁费,1万元的种苗、肥料、人工等费用,一个棚纯收入4万元不成问题。”

  现在,李正的“家庭农场”主要靠他和妻子经营,并在当地以每天40元的工资雇用了6个农民负责日常生产管理,把小型“家庭农场”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在李正的示范带动下,合作社成员也进园不少。如今,在凌云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内,有60多个大棚都归了李正和他的社员们,占了近三分之一。“这里就相当于我们合作社的‘属地’了!”李正笑着说。
 

编辑:山水百合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家庭农场种什么”衢江岸边种苗木卖风景

车子沿衢江岸边行驶,途经龙游石窟,几分钟时间,我们就来到龙游绿景休闲农庄。【详细】

人们对环保和健康的重视让庭院小菜园开始流行

人们对环保和健康的重视让庭院小菜园开始流行

对于一直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在自己庭院中或者利用庭院部分空间建造一个庭院菜园具有不可抵挡的吸引力。 【详细】

家庭农场的“五化”特色

在农业走向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过程中,分散的、微型的、孤立的生产经营主体,不仅无法加强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而且必然面临种种难以克服的局限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