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规范市级湿地公园保护与修复
北京的市级湿地公园应该什么样?答案是,典型湿地景观不小于8公顷,湿地面积不小于公园面积的30%,还要有湿地保育、湿地生态功能展示体验和服务管理等功能分区。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日前编制并印发《北京市级湿地公园建设指导书》和《北京市级湿地公园评估指导书》。全市湿地公园保护和修复从此有了规范性标准。
按照《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域均属于湿地范畴。
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湿地面积小、类型多,十分珍贵。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约有湿地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天然湿地主要是河流、少量沼泽和淡水泉,人工湿地主要是水库、输水渠、池塘和城市河湖。
自2001年7月编制完成《北京市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后,全市湿地保护、恢复与利用日趋科学规范,今年市政府又批准实施了《北京市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7?2010年)》。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6个,总面积2.02万公顷。密云水库湿地已列入我国重要湿地名录,野鸭湖湿地和翠湖湿地分别被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全市湿地保护与抢救性生态恢复示范工程取得初步效果。
两个《指导书》的印发,是这一努力的延续。
目前,北京城乡有水公园73个,滨河公园11个,郊野公园103个。来自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的消息称,考虑到这些公园的名称已沿用多年,今后,除新建且达标的公园会直接命名湿地公园外,其他公园但求湿地保护管理规范,不求名称统一。
《指导书》提出,市级湿地公园建设旨在有效地保护和恢复北京湿地,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展示北京湿地的生态文化特征,示范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公众提供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休闲场所。
《指导书》要求,市级湿地公园的面积应在10公顷以上,对于极具保护展示意义,具有特殊自然、人文景观或位置特殊的,可以在8公顷以上。市级湿地公园中的湿地面积一般应占公园面积的30%以上,并且不小于8公顷。
同时,市级湿地公园要求生态需水有基本保障,土地权属明晰、无争议,并有相应的功能分区。其中,湿地保育区要求面积占湿地面积的30%以上,在该区可以开展科学观察、研究等活动,并可以针对特别需要保护或恢复的湿地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地设置禁入区或季节性禁入区。
湿地公园水体景观的边坡不是通常的水泥、石砌的硬质边坡,要求采用自然或生态的护岸措施。公园批示牌要求采用国际通用标识符号,园内游步道的建设也不得使用柏油、水泥等材料,而应采用生态材料铺设。照明系统的设置,不应干扰湿地野生动物的正常活动与栖息。
柳荫公园的水体改造,已为北京市民展示了未来城市湿地公园的大致轮廓。
柳荫公园位于东城区的二、三环之间。园外一派繁华,园内却充满乡村野趣。这其中,湿地作用巨大。
公园总面积17.47公顷,其中水面约7公顷。岸边是婆娑的绿柳,边坡是泥岸和随意布置的山石,水面有荷叶、荷花,还有满园的芦苇、菖蒲,不时有野鸭飞落。柳荫公园也因此被誉为“都市里的村庄”。
据柳荫公园管理处副主任刘燕介绍,形成这样的景观,已有六七年时间。公园先后人工栽植菖蒲等水生植物6种4000余株,目前水生植物已超过10种。自然野趣的环境,不仅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还引来天鹅、野鸭落户,最多的时候有100多只野鸭在此栖息。
北京正在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保护处高工杨在兰说,湿地公园建设将从满足市民亲水、亲近自然的角度,推动这一进程。
编辑: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