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山水园林文化
西湖游船今昔(2)
元代,西湖游船之风仍盛。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游过杭州,在他的《游记》中,曾记录了当时西湖游船的具体情况:在那湖上还有许多画舫划艇,大小皆有。一般能载十人或十五人,或二十人,甚至更多的人。那些船长十五步以至二十步,有宽平底,所以船在水面漂浮,不向任何方向倾斜。每条船有盖和板,板上立有人,手持篙子,插入湖底。用力撑船,可随意到任何地方去。盖子(棚)里面有各种彩色的图画。四周围有窗户,可以开闭。这里把当时的游船船型和使用撑篙等,都讲得十分清楚。
到了明代,西湖多数湖船趋向简朴小巧,看重门窗敞豁.便于倚眺湖景。比如著名的有“水月楼”、“烟水浮居”、“湖水浪迹”等船。也有大型游船、那是明天启三年的事,有一叫汪然明的人,制造了一只大船取名“不系园”。船长六丈二尺,“入门数武,堪贮百壶;次进方丈,足布两席;曲藏斗室.和供卧吟;例掩壁橱,牌收醉墨”。船上还有走廊、看台,可以远眺湖景。
到了清代,西湖上的游船仍未减少“湖中之舟,鳞鳞如鲫”。除那些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坐的各种画舫外,还出现了两种新颖的船型:一种叫“竹舟”,以巨竹为筏,浮在水中。筏上结篷屋,外有朱栏,以青幔为障。屋内木板地面,舱中可设席宴饮、喝茶、下棋。船行肘,撤去青慢,可观眺四方景色。其船名“浮海槛”。船板上有对联云:“指烟霞以向乡,窥林屿而放泊。”另一种为“方舟”,这种游船,是由几节活动的方形船体组成,用时由人肩背到江中,以小节坐客,再加前后两节为首尾。客多则加节,用索绳连接成一舟。用布帆,并有人划桨。在方舟旁边还系有两小舟,一置茶具,酒果;一载笺、笔砚,在方舟前后左右均可移动。客去后又将方舟拆除,背回家中释放。
到了清末,西湖游船又向简朴转化。大型画舫已寥寥无几。当时,一种叫“划子”的小游船增多,一般只能乘坐七、八人,方便游人随时租借;大一些叫“篷船”,有船尾(或翠幔)旁有门窗,可蔽风雨,装饰比较讲究。船旁带小舟,可以烹调食物,租价昂贵,大多为有钱人家使用。另外,又发展了一种交通船,船身高大,俗称“渡船”。不作游船之用,专在湖畔迎送游人来往。辛亥革命后,在西湖上出现了一种小船,侧设竹栏或铜栏,中张白篷,成为轻便的小游艇,曾经风行一时。
从唐代以来,西湖游船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朴到炫丽,再由炫丽到简朴的曲折过程,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杭州古代交通民俗的演变历史。解放后,人民当家作主,在西湖游船史上又揭开了崭新的篇章。杭州市园林管理局所属的西湖游船服务部门,根据不同职业、年龄游客的爱好、要求,结合现代科学条件,设计了各类型的游船,其中有根据苏东坡“水光潋滟晴万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设计的“晴方好”、“总相宜”、“雨亦奇”等三艘仿宋画舫;还有名为“画中游”、“浮梅槛”、“菡萏舸”等三艘仿清画舫,以及根据西湖民间故事设计的龙舟、凤舟各一艘。其中龙舟还能口中喷水前进。另有“山明”、“水秀”两艘游船,每条可容纳六十多人,供游客随时泛舟湖中。上述这些游船的共同特点是:结构精巧,外形美观,典雅玲珑,富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体现了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有些画舫更注重室内陈设。船内高悬宫灯,布置古雅,座位舒适,并都运用电瓶为动力,做到行速船稳,因此受到国内外游客的欢迎。其他如手划船、玻璃钢船和双人脚踏“鸳鸯船”等,其状各异,大小不一,多方满足了各阶层游客的需要。
编辑:songgaofeng
相关阅读
辽宁沈阳:世界最大泵道公园开园
沈阳国际泵道公园总投资约1亿元,总占地面积4.58万平方米,其中核心泵道场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共设置平地练习区、入门波浪道、小型初级道、大型初级道、标准泵道、腾跃道、自由式场地、碗池共9个赛道【详细】
京城最大绿肺温榆河公园18条道路“瘦身曲化”
在京城最大“绿肺”——温榆河公园,18条市政道路眼下正开展设计建设。近日,由北京城市规划院、园林古建院、市水利设计院、弘都院、林业大学等专业团队组建的规划技术工作营,已经完成了【详细】
《杭州市湿地保护条例》施行
《杭州市湿地保护条例》今年5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杭州市湿地保护条例》制定实施的有关情况,提出将扎实推进湿地保护和修复,全力推进国际湿地城市创建【详细】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女生留学归来后当厨师
有人问小迪,985毕业做厨师不会感觉亏了吗?小迪说“标签也许可以带给人暂时的光环,但它不该定义你。”小迪说她喜欢做料理,因为看到吃了自己做的食物感到幸福的食客会觉得很幸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