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岸区公路中间种树1年后挖走遭质疑
种树
2008年11月下旬,南岸区市政绿化委园林绿化科在辖区南湖路、金山路及南铜路等部分路段,试点“乔木中央隔离带”绿化工程。
工人们用铁锤将公路中央敲裂、挖开,凿出宽约70公分的凹槽,用于种树。按照辖区市政绿化委的计划,几处试点路段均要种上法国梧桐。
去年12月初,上述道路中央种起一排高大树木。
突然增加的树木让原本还算宽敞的道路显得狭窄了不少,不少市民认为此举是占道,且设在道路中央的树木隔离带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担忧、质疑声四起。
为什么种
对于在路中央种树的尝试,南岸区市政绿化委的解释是打造“森林南岸”的需要。
据辖区市政绿化委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该区实施森林工程的项目之一。在道路中央栽种的法国梧桐树,是为金山路、海铜路打造绿色生态景观,实现“城在林中,处处有绿”的目标。
他称,法国梧桐有行道树之王的美称,在为道路增色的同时,还能吸收粉尘及有害气体,有利于降低城市热效应。
担忧
■路中央种大树会不会影响行车安全?
有市民认为,金山路的道路资源本来就有限,占道种树不科学。一位交通志愿者还担心,种上树后,司机视线会被遮挡。
南岸区市政绿化委工作人员表示,种树方案经过了市园林局专家评审,实施前还与交警部门衔接过,交警部门对此相当支持。因为道路中央栽上树后,能够解决车辆无序行驶、在道路两侧乱停乱放的问题。
■挖个槽洒点土,碗口粗的乔木能活吗?
种树前就有市民提出,路中央土层太薄,在狭窄土层中,法国梧桐将很难存活。今年8月,有市民发现,试点路段的法国梧桐枯死了一片,无人照管,再度引起争议。
南岸区市政绿化委工作人员解释,法国梧桐属直根系植物,土层需深不需宽。市民从表面上看土层很浅,其实道路中央的凹槽带土层有1.5米左右,能满足法国梧桐的生长。
负责栽植、养护工作的广厦园林一工作人员说,部分苗木死亡是因为其是从北方运过来,由于路途远,相当一批苗木脱了水,所以未能存活。至今已补栽过两次。另有部分苗木受损,是车祸所致。
一年前,南岸区部分路段试点“乔木隔离带”引发争议,市民质疑占道有隐患,绿化部门称是打造城市生态,有利于民。谁知,一年后,新栽的180棵法国梧桐一夜之间全部挖走,再次引起网上骂声一片。绿化部门称,虽知会承受一定舆论压力,但他们认为,种树和挖树都是为市民好,会得到理解。
挖树
昨上午,南岸区金山路“的士餐厅”老板娘一开门,意外发现:道路中央的一排法国梧桐,全没了踪影,路中央只留下凹槽。上午8点过,就有市民上网发帖,将金山路的这一变化广为传达。
记者现场看到,金山路十字路口至南湖路珊瑚实验小学门口,约500米的公路中央,只剩下凹槽,没了梧桐树,其中约150米槽内浇灌水泥。
“挖树”是从15日深夜开始的。附近居民张先生说:“来了很多人,三下五除二就把树都移走了。”此话得到南岸区市政绿化委园林绿化科有关负责人的证实。据称,当日的移栽行动,一直持续至昨日凌晨3时许,该路段180棵法国梧桐,全部移至苗圃备用。
当地居民猜测,树没了,可能会重建隔离带。南岸区市政绿化委园林绿化科负责人表示,目前仅接到移栽树木的通知,该段道路未来怎么变?是否复原?暂无确切消息。
为什么挖
当初面对诸多非议在路中央种上的梧桐树,为何刚满一年就挖走?负责此项工作的南岸区市政绿化委园林绿化科科长陈林表示,是因为当地道路规划有了新调整。
陈林说,随着城市发展以及南坪中心枢纽工程的建设,南岸区金山路至南湖路道路路段,车流量明显增加,道路资源相对紧张。他们接到上级主管部门通知将树移栽。
陈林否认了移栽行为是对此前种树的纠正。他介绍,设置“乔木隔离带”是南岸区的尝试,一年前的种树方案得到过市、区两级主管部门的审核认可。除金山路至南湖路外,该区南铜路也进行了尝试,“不排除今后还将在部分路段继续试点。”
质疑
■种了又挖,岂不是在浪费钱?
南岸区市政绿化委园林绿化科有关负责人说,“乔木隔离带”项目最大的成本来自于乔木本身。
该负责人介绍,15日晚至16日凌晨,移栽的180棵法国梧桐树,均为存活状态,现已被移栽至苗圃,以备他用,并未浪费。
■决策为什么不能有点前瞻性?
有市民认为,种树时就提出,路中央种大树会让道路看起来更窄,如今来看,应验这一观点。
南岸区市政绿化委园林绿化科解释,移栽树木是因为目前道路流量等情况发生变化,加上为了配合南坪中心枢纽的建设,此段道路规划也发生变化。计划赶不上变化,他们也是接到上级通知行事。种树和移树,都是从保障市民利益的角度出发,随着大家真正感受到环境优化、道路畅通等好处时,也就能够理解了。
编后
种有种的理由,挖又有挖的原因,但前后不过一年时间,我们不禁要问一句:“为什么种之前不考虑得更充分、更全面呢?”
“计划赶不上变化!”此话虽不是假,但区区一年时间,到底是世界变得快,还是人的想法变得快?
刊发此文不是想指责谁,毕竟出发点都是为了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只希望有关部门能举一反三,一项工程、一个项目能做好全面细致的规划,提前与多个部门沟通协调,才能让决策更科学更准确。
本版稿件由记者 涂静 实习生 吉美云 文 记者 周舸摄
编辑: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