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环: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

2010-05-14 18:40:40         来源:星岛环球网     浏览次数:

  有的同志说,现在是经济建设为中心,怎么能做到把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放在市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上?这当然是一个难处理的问题。实践使我们逐步地认识到,要实现翻两番、完成四化大业,不重视经济不行,但不关心和重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也不行。我们国家解放30多年来一直没有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摆在应有的位置上。我这么说,可能会有人不同意,但就我的经历所知,确实存在这个问题。解放初期,可以理解,因为刚刚脱了军装,到城里该怎么办,还不知道。但解放30多年了,有许多经验教训,应该有个明确的回答和定义了。规划、建设、管理城市要放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是由它的作用决定的。有人说,我是“搞城建出身的,转工地有瘾”。我说,说对了一半,最主要的还是由市政府的职责决定的。

  城市,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其中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规划和计划谁管谁?我们的体会不是谁管谁,而是要统一。城市的性质、规模、布局和发展方向,是根据城市本身的地理位置、资源分布等各方面的条件决定的。城市的建设、发展,应干什么,不应干什么,房子盖在哪儿最合适,盖什么样子,如何做到景观、功能统一,个体、群体统一,等等,这是规划设计部门的任务;房子怎么盖,谁去盖,谁来管,也应由城建部门去组织实施。每年定量的东西,比如,有多少钱,盖多少房,先发展什么,哪些是重点,这是计划部门的责任。如果一个简单的建筑工程,从立项、投资到材料、施工都由计委管,而建委只是领着人去干活,建委就叫没发挥作用,计委则叫不务正业,因为这样会影响计委全局性的、宏观性的工作。我们的提法,叫规划、计划统一。规划离开计划,难以实现,计划离开规划,容易搞乱。规划工作必须集中统一,天津过去曾有这么一个规定,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区里有权批准。我说规划不能完全按米数说,比如天安门广场纪念碑前面盖个10平方米的厕所也不行;马路中间盖个3平方米的小棚子也不可以。一个城市的性质,包括一个城市的规模、发展方向,是由这个城市本身固有的地位、作用和条件决定的,属于规划范围之内。城市要想发展,包括工业、商业和各行各业要想发展,必须按规划办事,否则,乱建一气,今天这个官说了算,把“红线”挤窄了;明天那个官有决定权,安上一个“钉子”,没法搞好,各行各业都搞不上去。城市载体没这个功能,比如说,马路不够宽,管子不够顸,运不进来,拉不出去,工业怎么发展?所以说,离开研究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谈把工业搞得多少,短期内的、少数的具体项目可以,长期讲、整体讲不行。我们修的中环线西南半环,总投资1.9亿元。据公安、交通部门统计,一年节省交通费用可达8000多万元,这个社会效益是很大的,过去从引河桥到宾馆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半小时就到了。

  城市建设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讲办实事,城市建设是最大的实事。不是说要看得见、摸得着吗?城市建设常常是最显眼的。把为群众办实事和各项建设结合起来,这是我们的一条原则。比如修道路既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又是人民生活中的实事。有的工人说:“早晨上班是‘吉斯’(挤死),晚上下班是‘奔斯’(奔死),一天工作吃‘气司’(气死)。”他的情绪怎么起得来?尤其是女职工,下班晚了,孩子没人管,她怎么能安心?我曾讲过,对小孩妈妈来说,她的小孩就是大事。我们过去常常讲要注意长远的、根本的利益,这当然都是对的,办任何事情都不能离开这个大目标。但是,不顾或以此来否定群众当前的、具体的、特殊的利益,这也不行。我们这样提过:要让活到1980年的人看到什么,活到1981年的又多看和多享受到什么,让所有的人都有盼头。有盼头,才有劲头,这样才能在建设过程中,四化每前进一步,生活就改善一步,即一步一步地化,一步一步地改善。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人的精神不振,劲头起不来,生产是没有办法搞好的。

编辑:jojo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