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坡地景观之浅论

2011-02-18 17:02:55    作者:张?     来源:景原学刊     浏览次数:
   三、坡地景观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坡地以其独特的景观效果逐渐被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去,不同形式的坡地所表现出的空间形态、形体表现和接地形式都各不相同,有着各自的特点。下面就着重介绍坡地的类型和特点。

  1、坡地类型

  坡地类型形形色色、千差万别,但总体归纳起来在视觉造型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对于给定的景观和设计环境可选择其中之一,但在同一个工程中把几种类型结合起来也是有可能的,这三种坡地类型分别是地貌形状的造型、建筑构造的造型和自然主义的造型。

  ?地貌形状的造型

  拟建的小区坡地在生态上和原来的天然景观特点融合到一起。它通过重复类似的地貌和地形构造反映形成景观的地质作用力和天然的造型。一般来说,这种类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原有地貌的特点,而使所需的再修整量最小。

  ?建筑构造的造型

    拟建的小区坡地产生均匀的坡度和造型,通常几何形状非常明显。沿着各个面之间的相交线非常清晰,而不是柔和的边界。这种修整类型给人的整体印象是人力支配感强。

  ?自然主义造型

    这种类型是目前景观设计中最普遍的一种造坡方法,它用抽象的手法模仿天然地貌,类似于山坡和山谷的造型,自然起伏的造型与挺拔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2、坡地景观的特征

  坡地景观相比较于其他景观形式,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坡地的地形和地表肌理的丰富变化使坡地景观具有独特的景观特征;其次,从景观意象的产生过程来看,人们对于坡地环境的知觉感受和情感交流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基础,对其空间领悟、文化认识、感情体验已经形成一定的认同感。

  ?景观独特性:

  坡地最明显的场地特征在于起伏的地形,地形的高低变化赋予了坡地景观特有的景观意味,也就形成了坡地特有的场所性格。竖向上的高度造成了坡地视觉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结合植被和构筑物,使得地形显得更加高低错落。

  坡地的自由轻松的轮廓线与建筑严谨硬朗的线条形成鲜明的对比,软化了建筑硬朗的线条给人带来的生硬和紧张感,层次感的增加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心理感受,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紧张心理,从视觉、空间和情感等多方面获得场所体验。

  此外,由于坡地地形的隆起,人们获得广阔视野和多变视角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坡地的高度,人们的视点位置较高,其视角是全向性的,可以从水平向和垂直向都获得更丰富的视角。若人在坡腰,既可仰视又可俯视;一方面,由于坡地存在一个斜面,建筑对于地表的遮挡减少了,人们可以看到建筑物后面的坡地,而在平坦场地,人的视域会受到建筑物的限制。

  ?情感认同性:

  景观认知离不开景观客体,也离不开人的主体的认知活动,坡地也不例外。

  坡地虽然有别于山地,但他们在地理学上有相当的共同之处,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山地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自然山水一直是景观的最重要的内容,它聚集了人类情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认同,是人类文化的成果。儒家推崇“山水”,把山水当作人类道德品质的写照,暗示人的品质应该象山一样高大、自然和质朴;而魏晋南北朝的文人士大夫们则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返璞归真,清新洒脱,陶醉于隐逸山水之中,强调环境的清雅、幽静和情调;

  从宗教出发的审美观更是把山地作为求仙得道的理想场所,把自然山水作为现世净土,要求山地景观的态势符合风水思想。

  无论是崇尚自然的中国山水观,还是以人为中心的西方山地观,坡地景观通过有效组织竖向空间变化形式创造出有地域及时代特点的、令人愉悦的、利于人们休息的、便于识别的景观空间。了解坡地景观的由来与缘起,结合因地制宜、师法自然、统筹兼顾等设计原则,对我们当代的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A1郦芷若、朱建宁,《西方园林》,河南科技出版社,2001

    A2卢济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A3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A4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注:本文图片分别摄于拙政园、留园、上海绿城等住宅小区,部分图片来源于《深圳名盘》

    (本文作者张?为上海理工大学出版与艺术学院讲师)

编辑:joe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