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两带”十堰未来发展的新蓝图

2011-03-28 07:55:51    作者:徐正国 张建波     来源:十堰晚报     浏览次数:


  “一城两带”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和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简称。

  作为十堰市“十二五”时期的总体战略,“一城两带”是个很重要的新提法。它蕴含着哪些振奋人心的发展要素?它的实施对我市未来的发展将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它给县域经济的发展又将注入怎样的新活力?记者为你一探究竟。

  区域性中心城

  汉江生态经济带——丹江口库区渔业

  竹房城镇带——擂鼓镇街景

  专题:县域经济看十堰

  “一城两带”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和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简称。

  作为我市“十二五”时期的总体战略,“一城两带”是个很重要的新提法。它蕴含着哪些振奋人心的发展要素?它的实施对我市未来的发展将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它给县域经济的发展又将注入怎样的新活力?记者为你一探究竟。

   区域性中心城市

  承载百万人

  宜居乐业梦想

  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生活质量百强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中国最安全城市、全国宜居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2008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地处武当仙山脚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丹江口水库之滨的百里车城,获得的每一项国家级荣誉,无不见证着它的巨变,都能为它找到宜居乐业的注脚!

  前不久,在北京经商的郧西籍柯先生,在秦楚网看到一篇题为《十堰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决定》的文章后激动不已,有感而发地在秦楚论坛上留言:“这个决定令人振奋,让我们在外的游子为家乡的发展感到自豪,相信十堰这个宜居城市会更加美丽,我很希望有一天回到十堰居住……”

  这个决定勾画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以武当山、丹江水、汽车城等“三张名片”为依托,突出特色、集聚优势、加快发展,不断提升城市资源配置功能,切实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着力打造“三区一中心”,即: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国家级汽车产业集聚区、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努力把十堰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强辐射、有特色的现代化大城市,使十堰成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经济要素富集、充满创新活力的区域。

  为此,在今年的十堰市“两会”上,《十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区基础设施人口承载力超过100万,汽车产能达到百万量级规模,基本建成开放型、多功能、有特色的现代化宜居乐业城市。

  那么,“三区一中心”到底是一幅怎样的蓝图?

  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是发挥十堰大山、大水、大人文的优势,以武当山为中心,整合山水旅游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形成旅游景观集群,打造人文生态交融、观光休闲养生一体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和重要支撑。

  国家级汽车产业集聚区是坚持整车与零部件一起上、生产与流通两手抓,提升十堰汽车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十堰汽车城地位,建设成为“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

  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是保护库区水生态环境,保障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完善,构建华中地区生态屏障、汉江中上游水资源开发保护中心,确保国家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安全;加快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绿色食品、生物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建设成为全国生态经济示范区。

  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十堰全国公路交通枢纽城市地位,构筑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和汽车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教育、文化、科技、医疗等现代服务业,把十堰建设成为集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医疗中心、科技中心、信息中心为一体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

  与此同时,我市还提出,构建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坚持把强化枢纽地位放在优先位置,以建设铁路港、公路港、航空港和信息港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努力实现县县通铁路、县县通高速的目标,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十堰枢纽地位。争取郑渝铁路途经十堰、武汉至西安、重庆、成都专线客运列车建设,进一步缩小十堰与外界的距离;大力推进襄天、郧房、郧县至三门峡、十堰至巫溪等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十堰与周边三省毗邻城市高速公路网络互通,打造2小时交通区域经济圈;建成武当山机场,推动丹江口、郧县水运码头建设,构建全方位交通体系。

  此外,我市还将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事业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支撑。

  它描绘的前景是:到2015年,区域集聚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初见成效。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达到12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100亿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主要经济社会发展人均指标位居区域前列;到2020年,区域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比2015年翻一番。城区人口达到100万人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110平方公里以上。城镇化率超过55%。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预期,未来的车城十堰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完全可以承载百万人的宜居乐业梦想!

  竹房城镇带

  南三县70多万人

  享受幸福来敲门

  坡屋顶、马头墙、朱红门、格子窗……竹山县擂鼓镇烟墩子村如今需刮目相看,村民离开土坯房,集中居住到一个7公里长的风情长廊。风情长廊清一色的两层建筑,街道花坛绿树相间,彩砖路灯装扮。

  沿305省道,村似镇,镇如城,竹溪、竹山、房县的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令人耳目一新。而今,这条城镇带的建设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其一体化格局正全面升级。

  去年6月4日到5日,时任省委书记罗清泉到十堰南三县竹山、竹溪、房县调研。罗清泉对沿途接踵而至的山区城镇新貌由衷赞叹,他高度肯定了南三县城镇化建设的成就,提出要在此基础上加快建设城镇带。

  此次调研形成的省委专题办公会议纪要明确,要参照“仙洪试验区”的政策,将两竹百公里城镇带纳入全省城乡一体化规划,作为山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试验区。同时,将房县军店、化龙堰、窑淮3个乡镇,一并列入全省山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

  随后,省委办公厅和省委政研室就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建设展开专题调研。此间,在与省委调研组座谈时,市委书记陈天会说,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是十堰最大的市情,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竹房百公里城镇带”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就如何加快“竹房百公里城镇带”建设,陈天会强调要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区域统筹,坚持产业主导,坚持改善民生,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群众为主体。

  省委调研报告将试验区命名为“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是指,以305省道为主轴,东起房县城关,长约173公里,包括竹溪、竹山、房县3个县城和房县红塔乡、军店镇、化龙堰镇、窑淮乡,竹山文峰乡、潘口乡、溢水镇、麻家渡镇、宝丰镇、擂鼓镇,竹溪县河镇、水坪镇、龙坝乡、中峰镇、蒋家堰镇等15个一线穿珠的乡镇城镇带,总面积2570.85平方公里,占三县总面积的21.4%;总人口74.59万人,占三县总人口的56.6%,经济总量占三县经济总量的83%,是三县人口密集带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

  发展目标是:力争3年取得明显变化,5年建成具有较强示范效应的山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山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到2013年,初步建成以3个县城为中心、15个乡镇为重点、150个中心村为支点的城镇体系、覆盖区域内所有村落的交通体系、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功能相对齐备的社会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形成百公里绿色城镇带、特色产业带、新衣村示范区和生态文化旅游带。

  到2015年,建立更加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体系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区域内总人口达到90万人,其中,县城和集镇常住人口60万人,城镇化率66.7%。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实现翻番;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均增长14%……

  省委调研报告认为,竹房城镇带是三县经济发展的先行区、社会事业的聚集区、商贸物流富集区和基础设施条件优先发展的区域,是三县交通比较便利的区域。城镇带的率先发展,反过来又可以对城镇带两厢、三县乃至整个鄂西北的区域发展,发挥重要的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形成城镇带与广大山区的良性互动,在一个更广的范围内构建协调发展的格局。

  该调研报告还认为,把竹房城镇带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有利于在集中连片的贫困山区探索一条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路子,让更多的山区农民享受现代公共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编辑:anna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湖北十堰立法守护“城市绿肺”

2016年十堰行使地方立法权伊始,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就聚焦中心城区山体保护,把制订《十堰市中心城区山体保护条例(草案)》(简称条例)作为十堰首部实体地方性法规。目前,条例草案已经完成了二审,即将提请9月底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详细】

全力支持十堰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我们将举全市之力推进生态建设、水质保护,奋力实现“保水质、强民生、促转型”目标,推动水源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科学发展,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作出积极贡献。【详细】

湖北十堰开建南水北调主题公园

近日,十堰市郧阳区开工建设国家级南水北调主题公园——中华水园。【详细】

湖北十堰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

根据《规划》,计划2030年以前十堰将成功打造为产业体系先进、生态系统健康、水净天蓝景美、城乡和谐繁荣的美丽城市,全面达到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要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