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建设如何变“摊大饼”为“分小饼”?
新华网上海4月11日电(记者罗争光)日前,上海常住人口超过2220万的消息广受关注。与上海类似,北京常住人口规模2010年已接近2000万,广州实际人口也已超过1400万。不断攀升的人口规模带来的城市承载压力,让治理"城市病"受到普遍关注。部分院士专家指出,以扩大规模来应对城市化进程的简单做法已经被证明不可行,要建设宜居城市需学会从"摊大饼"向"分小饼"转变,使城市发展走向"中心减压、分散集聚"的生态规划之路。
人口激增让城市"不堪重负"
根据日前公布的上海市人口计生系统报表显示,2010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220.83万人,其中来沪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829.82万人,占常住总人口比重为37.37%。同时,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密度为3503人/平方公里,是全国人口密度的20余倍,通勤人口呈不断增加趋势。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谢玲丽坦言,上海城市承载能力和运行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在遭遇"首堵"尴尬的北京,2010年常住人口也已经接近2000万人,远远超过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中设定的到2020年达到1800万人口的标准,以至于在今年北京地方两会上,交通和人口成了人大代表最为关注的议题,议案数目占议案总数的18%。
统计显示,过去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43%增长至47.5%,到2015年,这一数字有望提高至51.5%。这意味着,中国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里,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
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海帆表示,城市化的急剧发展让"蜗居"、"蚁族"等人群受到广泛关注,其背后反映的正是我国大城市发展遭遇的一系列"城市病"困境。"就上海而言,尽管上海世博会留给我们很多先进的理念和做法,但目前上海离低碳城市和宜居城市还有一段路要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吴志强指出,一些大型城市的中心城区早已"不堪重负"。他形象比喻:"过去的建筑密集是火柴盒式的密集,现在成了打火机式密集,向高空发展了。"而中心城区过度密集会带来交通受阻、设施缺乏、防灾能力受限等诸多问题,城市无法保持持续发展。
专家表示,除了会造成交通拥堵、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等诸多"城市病",人口过度密集还会使得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遭到破坏,如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南京的梧桐树等等。因此,"保护老城,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保护历史文化的传承载体。"吴志强说,"中心老城区的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需要'尊老',通过保护使它能够延续。"
绿色交通:变"可达"为"易达"
为缓解中心城区人口过度密集的压力,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大建新城,将人口向外围疏散。专家指出,这其实是一种"摊大饼"的做法,城市规模会无限扩张,而如此一来,"堵"就成了四处传染的"城市病"。
为了"治堵",全国从特大城市到二三线城市无不想尽"招数":上海已经多年坚持实行机动车牌照拍卖,北京除了"摇号"新政还制定了诸多限行措施,深圳拟征收"拥堵费",杭州推出多项"治堵"新政,兰州"治堵"从街巷开始整治……然而,各地"治堵"的效果难以让人满意。
作为"治堵"专家,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陆锡明认为"绿色交通"的概念需要更多倡导,"要认识到交通不仅仅是通行'可达',更在于'易达',即方便、快速地到达目的地。这不仅仅要倡导公交优先,更涉及到交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交通线路的科学规划。"
陆锡明指出,上海世博会期间,日均40万游客都可以在1小时内达到世博园区,而且交通结构中地铁、旅游大巴和公交占到90%。"这种这种高度集约化的交通模式很好地实现了'易达'的目标,但在世博后如何延续和推广,面临挑战。"
陆锡明认为,轨道交通主要解决中等距离以上出行,可以通过增加地铁出入口来"抓住"更多乘客,提升运载力;公交线路应该"围着地铁转",将轨道交通和更多的乘客集中区域连接起来;出租车则应该创新举措,降低空驶率。此外,倡导汽车共享可以减少道路机动车数量,而已经在多个城市和地区试点的公共自行车服务则可以有效缓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其次,要提高道路的科学设计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一方面是要规划好客车流与货车流的道路需求差异,控制机动车数量增长、排堵保畅形成制度、以小火车集运代替集卡车和货车;另一方面是要统筹好支路网密度、为骑车和步行者提供安全的通行条件。陆锡明还指出,中心城区停车位缺口也是很多城市道路拥堵的一个重要矛盾,应该加强停车场地的配建。
宜居城市:学会"分小饼"
需要指出,提升公共交通集约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出行难题,更不能满足宜居城市的真正要求。正如项海帆所言:"如果人口密度很高,或者大量人口像候鸟一样每天在中心城区和外围之间迁徙,交通量仍然会很大,不仅碳排放依然很高,辛苦的奔波也不符合宜居城市的要求。"
因此,真正低碳的城市发展方向是要减少交通量,这需要从城市合理规划布局的角度来宏观统筹。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夏丽卿表示,目前我国很多大城市在城市规划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将城市划分为多个定位不同的功能区,将中心城区的人口转移到外围的一个个大型居住区,人口高度密集的实质并没有改变。
"大型居住区的集中建设,会带来不少问题,例如社区选址、配套公共设施的建设、公共交通线路和道路网络的对接、绿化覆盖等。而低碳、宜居的城市规划布局,则是要在紧凑的区域内解决本区域内居民的工作、生活、休闲,实现人口的分散集聚,减少出行。"夏丽卿说。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发展处副处长齐峰建议"提高城市混合用地使用率"。他认为,生态、宜居的城市规划需要围绕人的活动来展开,"逐步实现公共资源的均衡供给,让更多人减少出行"。相比"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这其实就像"分小饼",将巨大的城市功能进行均衡分散,在各个较小的范围内打造集约式的"生活圈"。
此外,专家还表示宜居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居住概念,还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因此除了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注重加强人文关怀。"使人口适当分散一些,需要政府部门做好资源平衡配置的工作,尤其是要关注那些弱势群体,要让他们感觉到在城市生活有追求,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快乐、幸福的生活。"项海帆说。
编辑:anna
相关阅读
香港为什么是中国最宜居城市?
当代知名作家汪曾祺曾在《香港的高楼和北京的大树》里说,香港的高楼令人窒息,让他无比怀念北京的大树。后来,他又在《香港的鸟》里说,香港太城市化,只有居民手提的精致双层鸟笼,没有鸟能够在这城市的天空自由地飞。【详细】
罗华端:塑造宜居城市——新加坡的历程
新加坡今天享有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清洁的土地、高标准公共卫生,新加坡也是世界上最清洁宜居城市之一。不过早期新加坡的情况并非如此【详细】
锐评:宜居城市应该有大树扎根的空间
27日夜间,不少地方遭遇了疾风骤雨。在齐鲁晚报的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上,很多壹粉晒出了自己所在城市大树被连根拔起的景象。个别倒下的大树,砸到了停放在路边的车,即便没有诸如此类的经济损失,看到生长了多年的大树一【详细】
尹伟伦:湿地生态功能与宜居城市建设
2017年9月2日上午,在河北衡水举行的湿地园林与生态城市建设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尹伟伦发表题为《湿地生态功能与宜居城市建设》的主题演讲。他提出,要针对当前人类存在的问题加强生态环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