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兰威尔岛的景观复兴看后工业艺术社区的改造
3 小结与思考
格兰威尔岛的实践成功在以保护为主体的规划布局、以大众艺术为导向的复兴模式、以及以文化传承为切入点的复兴策略上。除此之外还表现在对老建筑的再利用、景观设计的系统性和交通方式的多样性等。例如,建筑的雨篷、沿街装饰物等被刷成不同的颜色,反映建筑物的不同功能:绿色代表娱乐、红色代表商业零售、黄色代表生产、蓝色代表水上活动等,从格兰威尔大桥上俯瞰整个格兰威尔岛时,景观效果非常壮观;再如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了场地的滨水特征,从临水住宅到戏水公园、水上平台、游艇码头以及各种水上体育活动应有尽有。另外包括公共汽车、自行车、小轮渡以及步行在内的多样化的交通也是格兰威尔岛改造的一大特点。这个多功能交通体系的提出,本意是为了鼓励大家放弃私人汽车的出行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岛上的交通拥挤。想法挺好,但实际操作效果一般,岛上的汽车依然非常拥挤,节假日车流量大时甚至需要义工来指挥交通。
总之,后工业景观是西方国家对工业文明衰落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提出的系统性对策,并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工业废弃地的再生问题是我国大量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必须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工业化程度高、速度快,在珠三角、长三角等一些地区的某些地方已经显露出了一些后工业社会的特征,出现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格兰威尔岛的景观复兴实践作为后工业景观尤其是后工业艺术社区的经典范例,其以大众艺术为导向、文化传承为目的、从而带动整个城市发展的复兴模式,对我国工业废弃地改造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同时这一案例的成功是基于其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技术、经济背景,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工业废弃地而言,建设后工业景观应采取怎样的设计方法、实施过程和运营模式还需要依据客观的分析研究做出慎重、科学的解析与求证。[《现代城市研究》2009(12)]
图1 后工业景观分类
图2 旧厂房变成大众市场
图3 格兰威尔岛平面图
图4 模型展示海洋建筑公司水泥一零污染生产过程
图5 国庆节各种街头艺术活动
图6 标识系统
图7 旧时的痕迹
图8 临水住宅
图9 所有人的参与
图10木器手工作坊吸引游人驻
参考文献:
[1]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46.
[2]王建国,等.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贺旺.后工业景观浅析[D].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4 21.
[4]王向荣,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一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J]中国园林2003,(31): 11-18
[5]Charles Waldheim, The LandscapeUrban.sm Reader[M],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006.50-51.
[6]格兰威尔岛官方网站,www.granv i I leis land.com.
[7]刘健.城市滨水区综合再开发的成功实例一加拿大格兰威尔岛更新改造[J].国外城市规划1999, (1):36-38
作者简介
杨锐《1979-),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景 观设计硕士,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讲师,南京大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与后工业社会的景观重建。
编辑:ellen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设计师既是场地修缮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谋共建的方式,以生态、健康、友好作为核心手段,修复大院环境,创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区环境大幅度提升,社区邻里互识,温暖度开始回升,成为绿色创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项目【详细】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