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青岛 优雅之城

2011-06-30 09:31:50    作者:刘俊礼     来源:郑州日报     浏览次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居住质量也有了新的追求,“宜居城市”更是成为最时尚的关键词。不少城市都将“宜居”作为最终目标而努力。

  理想的宜居城市应是一个生态和人文环境优良的城市。“宜居城市”的评价不论从哪个层次,都应该突出“人”的主导作用。

  “和谐、宜居、生态”这些新的人居理念成为一种趋势,也成为青岛发展的新风向。放眼胶州湾东岸,小港湾旧城改造让那条已显沉寂的岸线,重焕活力;旨在打造国际滨海绿色新城的欢乐滨海城项目,让曾经的老工业区加速向“宜商宜居宜创业充满活力的滨海新区”转型;以铁路青岛北站的开工建设为契机,向着“拥湾枢纽、生态商都”挺进……这座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创业环境、生活环境的宜居城市,其魅力由此可见一斑。2009年青岛成为中国宜居城市,被列为最适宜人类创业、居住的城市之一,获得联合国和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奖,荣获第五届中华宝钢环境奖。

  采访团一行进入青岛城后,所见所闻让大家佩服,这个城市被冠以“宜居城市”称号当之无愧。

  满眼绿色生态家园

  车进青岛,采访团记者们立刻惊奇地发现,绵长的海岸线、灿烂的阳光和蔚蓝的天空、娇媚的樱花和茂盛的法国梧桐、青岛啤酒和童话中的小房子、优雅的八大关构成了青岛的浪漫和优雅。那些弯弯曲曲起起伏伏的小街小巷,随处都可以看到人们在悠闲地徜徉,这些景象为岛城宜居加足了“印象分”。

  “除了这个悠闲浪漫鲜明特征外,青岛城满眼的绿也让人身心愉悦。让人感觉青岛的公园一个接一个。”青岛市园林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青岛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为导向,以打造世界宜居城市为核心,以绿色青岛建设为总抓手,以“增绿补绿、丰富色彩、提高品质”为手段,坚持“绿色、生态、低碳”的工作理念,以园林绿化重点工程为牵引,积极推进绿色青岛建设。

  随着建设绿色青岛,实施“十绿工程”,增加森林碳汇的工作的深入,青岛新建了200多个各具特色的公共“小游园”,居民出门300~500米就能入园休憩。2010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9%,完成造林面积0.83万公顷,全年完成幼林抚育面积1.3万公顷。

  青岛市园林局党委副书记邱德明说,青岛作为“全国绿化模范市”,林业建设如今步入了“彩色时代”。为适应打造全国最适宜人居滨海特色城市的要求,青岛市提出,在造林绿化中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多色彩”,力求做到绿化、美化、香化的有机结合,先后栽植了黑松、火炬松、侧柏、五角枫、柿树、合欢、火炬树、乌柏等各类彩色苗木150余万株,形成彩色林相,使植树造林不仅达到绿化的目的,还集生态功能、生物防火、旅游观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新建小区绿化好,道路两旁绿化带多,幸福的青岛人说:“透过窗户看绿,走在街上赏绿。”

  优良的生态环境提升了核心竞争力。青岛已经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在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第61届会员大会上,青岛获得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主办权。2008年还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帆船比赛。

  近两年来,青岛还先后承办沃尔沃、克利伯等诸多国际高端帆船赛事青岛站活动,成为亚洲地区引入国际重大帆船赛事最多的城市。

  生态古迹相得益彰

  在青岛,建筑如凝固的音乐,树木似绿色的雕塑,河流如流动的韵律。整个城区风格如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林立的高楼商宇,如画的街景、公园,清清的流水,无不展现出这座现代园林生态城市中人与自然、城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完美统一。

  记者在中山路和太平路上看到,一栋栋古朴优雅的德式三层楼向路人展示着它的历史,青苔、老树、漂亮的建筑线条,尽显沧桑之魅。

  “这些老建筑并非只为旅游而存在,目前每一栋楼仍旧在使用,它们有的是宾馆、有的是医院、有的是商店、有的是学校、甚至还有的是派出所。”陪同记者采访的青岛市委宣传部的有关负责人说。

  旧房新用、旧貌新颜,有历史,更有现代的活力。

  那么在向现代都市跃升的阶段,如何“处置”古城是每座有悠久历史的城市都不可避免的难题。青岛是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的?一些对此心存疑惑的记者从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潘丽珍处找到了答案:

  青岛自1891年建置以来,一直有规划的指导,先后经过了德占期、日占期及建国后等十几轮规划,但所有的规划都是把历史文物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资源加以保护,切实做到生态第一,文物保护优先,以彰显滨海城市的魅力和人文特色,延续历史文脉,来增强国际知名度、美誉度。

  为了对古城进行保护,青岛现在基本上已将有排放的工厂都迁出了城区。为保护老城区历史文化古迹,市政府也进行了东迁,目的就是想方设法地保护城里的原汁原味的古迹。同时,青岛还不断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体系,实施渐进式保护和更新,促进历史城区的全面复兴。如今,种类繁多的异域建筑被称作“万国建筑博览”。2005年,八大关建筑群荣膺“中国最美城区”称号;2009年,入选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潘丽珍说,由于合理有力的保护,青岛多元化的城市文化得以积淀,才形成了现在完整的百年老街、欧陆别墅区,以及充满海情、海韵和浪漫色彩的多处海湾、沙滩、海水浴场,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以人为本精细管理

  宜居城市必备的首要条件是应该具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安静的生活环境和整洁的街区。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城建处处长于洋告诉记者,多年来,青岛坚持一切城市化建设项目,必须要与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决不能以重大生态为代价换取城市化推进。

  在“环湾保护、拥湾发展”这一战略构架中,青岛的决策层明确提出,在老城区改造中根除污染,在新城区建设中杜绝污染,做到有序开发与合理保护相结合,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该市投入260亿元改善市民出行的基础上,又投入100亿元资金,实施了“绿色青岛”工程,满园春色大行动,城区换装、换绿、换水工程,城区上百个单位拆墙透绿的“开放式办公”工程,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持续改善空气质量。2010年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天数为63天,二级标准及以上为331天,与2007年相比,一级标准天数增加26天。

  于洋说,青岛市在强化规划控制的同时,青岛还加大了河道治理力度,全力减少对胶州湾的污染。“十一五”期间,青岛累计投入资金近40亿元对李村河中上游、海泊河中上游、楼山河中上游、杨家群河等市区河道实施综合整治,累计整治河道30余公里。

  以人为本,精细管理城市。青岛还建立起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机制,使“精细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城市管理体系,融入到城市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青岛建立和实施了物业管理投入使用许可证制度,实行一级管理,全天候保洁,无缝隙管理,打造起“清新洁净每一天”品牌。加强了环卫设施建设,城区厕所实行了免费开放,购置了道路清扫车和洒水车,实现了环境卫生维护的机械化,道路保洁率和垃圾清运率达到100%,洁净的城市、富有生机的绿色时刻展现在人们面前。

  民生为重“甜园”之地

  细节决定成败,适宜人居城市更需要社会事业的完善。青岛尤其注重配置优化社会事业,配套完善城市功能,打造起“甜园”般完美生活之地。

  “5年来,政府不止在医疗资源上‘投资’,在文体、能源以及养老保险等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工夫。”据青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五年来,青岛市级财政用于社会民生的投入370亿元,社会事业和民生项目多达54个。包括青岛大剧院投入运营,市体育馆、综合训练馆、游泳跳水馆、全民健身中心建成使用,以及北部医疗中心、西海岸医疗中心、妇儿中心、国医堂等主体完工,流亭机场新国际航站楼完工。而在能源领域,供热供电、热电联产、火力发电、污水垃圾处理等数十个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

  在养老保险方面,青岛市还研究制定达到退休年龄时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参保人员社会保险费后延办法,以及已超过国家规定退休年龄未参保缴费的原固定工的养老保险办法,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填补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空白。

 

编辑:anna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六月,青岛人免费的五大城市景点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将于6月9-10日在青岛举办,这是今年我国重大的外交活动。为配合活动的举办,5月29日晚间,青岛有关部门发布消息称,为提高市民的幸福感,给青岛市民旅游出行提供更多便利和实惠,充分体验新时代、新旅游带【详细】

青岛今年已建成71处小微绿地

今年,山东省青岛市全市将建设234处小微绿地,目前已建设完成71处。街道绿化完成136处,计划整治136处,在改善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同时,切实做到【详细】

国际城市设计巡展5日青岛启幕

  作为市北区2017德国文化周活动的重要板块之一,由青岛市城乡规划学会联合青岛市规划局、青岛市中德交流合作协会引进青岛的国际城市设计巡展于今日隆重开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