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设计研究的方法论概述
4 “设计研究”的学术意义
“设计研究”为设计作为一个学科而存在建立了理论基础,为设计实践和学术研究提供了新鲜的视点和思考平台。从这个视点出发审视风景园林设计,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两点学术意义。
第一,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设计研究” 为风景园林设计领域内博士层面的学术研究开辟了更加趋于回归设计本身的新的课题范围。
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学位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博士生教育的起点。自此后16年,于1997年北京林业大学授出了第一个风景园林领域的工学博士学位。从风景园林领域第一个博士学位产生到今天,风景园林设计领域内博士论文的选题大部分集中在史论研究方向和类型研究方向,也有一部分定位在规划方向。长期以来,风景园林教育体系注重历史和设计技能的教育,无论是博士生的选拔、培养还是考核,都以“设计能力”为重要指标,而对系统梳理风景园林设计自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缺少投入。这导致相当多的博士生在设计项目面前得心应手但是在 “科研”面前捉襟见肘。事实上,这种现象并不是我国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特有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各个设计领域内的学术研究都同样面临着类似的困境。随着“设计研究”的进展,人们认识到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设计思维模式与主导学术界的科学思维模式的冲突。为了使博士论文的研究成果更容易符合学术要求,设计领域的研究人员很多都在选题上转向具备成熟研究方法的史论研究,或者转向更容易应用科学方法的规划领域的研究。从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设计领域学术研究的发展态势看,人们正在进行非常积极而艰苦的努力试图扭转这种局面,寻找和建立设计学自身的研究方法论,使博士层面的研究更多地回归设计本身。这种趋势无疑值得我国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的重视和借鉴。
第二,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设计研究”为设计领域内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与设计能力和设计思维相关联的新工具手段和媒介。“设计研究”主张将设计作为认知和知识创造的行为来理解,设计本身不仅解决特定设计需求也成为研究的工具手段和媒介。如果学术研究的设计学范式得到认可,那么不论是设计领域内的历史研究,还是诸如“可持续性”或者“后工业美学”这样的现实社会背景下的特定课题研究都增加了一种具有设计专业特色的研究途径。
“设计研究”,尤其是“通过设计的研究”正在探讨和实验的基于设计专长和设计思维的研究范式并非全新的“发明创造”,而是对设计行为和设计思维自身固有的内在特点重新发现和系统化梳理的过程。在设计的过程中创新,通过设计中的创新探索新知,基于新的知识发展设计理论,通过设计理论积累和传承知识的认知模式古今中外皆有之,或者说它本身就是设计的内在特征。抱着这样的认识重新审视历史上存在的设计理论,比如西方历史上建筑设计理论《建筑十书》以及我国历史上的园林设计著作《园冶》,就会发现他们都是现在所探讨的设计学范式研究方法论的成果。因此,这些著作就不再是孤立的片段,而是可以在更加宏观的知识体系中加以定位的设计知识。
为研究课题提供设计师式研究的途径,即基于设计实践确定设计问题,进而发现研究课题,在进行设计项目的过程中同时对设计问题、研究课题和设计过程本身进行反应(Reflection)、探讨研究课题的结论,最终形成超越设计项目本身的具有普适性的设计知识,则反应了“设计研究”在方法论方面的贡献。这种研究范式可以在广泛的设计领域中,针对各种不同的设计问题加以运用,因此也适用于风景园林设计领域。这主要涉及“通过设计的研究”在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的探讨和实验。如果相关的方法论实验在不远的将来形成一定的成果并得到学术界的认可,那么这种依赖设计能力和设计思维,将设计实践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的研究途径是值得期待的。
5 总结
20世纪60年代,当社会发展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后期,“设计研究”为了探讨手工业形式主导的设计方法是否能适应社会需要而兴起。今天,当西方社会普遍步入后工业时代,科学知识结构和知识生产模式发生变化、科学范式得到反思,“设计研究”又一次成为学术热门话题。与“可持续性设计”、“景观都市主义”、“棕地再利用”这些专业领域内的热门话题一样,“设计研究”出现在我国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后工业化似乎指日可待,急需向已经实现后工业化进程的西方社会借鉴先进经验的时代背景下。然而与其他热点话题不同的是,“设计研究”关注的并不是如何通过风景园林专业的专长,或者通过本专业综合其他专业的专长解决特定时代背景下外在的客观问题;而是深入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对设计专业自身发展的内省式思考。既是目前学科发展的前沿,也可能会成为一个永恒存在的思辨。
虽然“设计研究”提倡的设计学范式方法论建立在对科学范式方法论的反思基础上,但是其最终的目的却是为了将“设计”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学科。正像施耐德教授所认为,学科的出现并不是天生成就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渐渐积累和发展而成的,今天的设计恰似曾经的医学,正是从行医救命的传统职业逐渐发展成具备完备理论和实践体系,并且可以不断为人类知识领域创造新知的科学学科。[5]
介绍“设计研究”的意义不仅是介绍一种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而是推荐一种更有效地积累和创造风景园林设计知识的方法论层面的框架体系。我们很难预计设计学范式研究方法论对风景园林设计未来发展的影响,但至少可以通过它以一种新的视角和知识结构来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园林设计已经留给我们的知识。因此“设计研究”对风景园林专业领域的意义还是应该得到认可的。
注释:
①原文为“Design Research … is systematic enquiry whose goal is knowledge of, or in, the embodiment of configuration, composition, structure, purpose, value and meaning in man-made things and systems”,请见Archer B. A View of the Nature of Design Research[M]//. Jacques R, Powell J (eds). Design: Science:Mehod. Guildford: Westbury House.1981.
②原文为“Design research is a systematic search for and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related to general human ecology considered from a ‘desginerly way of thinking’ (i.e. project-oriented) perspective.”
摘录自阿兰-费德里(Alain Findeli)于2008年10月24日至26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问题与假设”研讨会(Questions & Hypotheses)上的主旨报告。
③1960年代郭本斯(Gui Bonsiepe)借鉴符号学和修辞学的术语和分类,为设计师开发了一套应用语言和图像进行交流的表达体系,从而使设计师的传统业务习惯有了科学依据。
作者简介:
郭湧/1983年生/男/山东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博士生/柏林工业大学访问学者/本刊特约编辑/“风景园林新青年”网站核心主编(北京 100084)
编辑:jade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设计师既是场地修缮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谋共建的方式,以生态、健康、友好作为核心手段,修复大院环境,创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区环境大幅度提升,社区邻里互识,温暖度开始回升,成为绿色创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项目【详细】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