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派”周干峙:中国城市规划沦落之路
2. 1980年代:解决问题的共识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城市号角重新吹响。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理所当然的成为城市建设的先驱。
1979年,深圳由原来的一个小县城升格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第二年,国家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作为“五人小组”的成员之一,刚刚结束天津唐山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周干峙被国家建委派去深圳,参与主持特区的规划工作。
作为第一个开发区,深圳规划做多大,毫无经验。
“亏得当时有一批老干部,有一批技术人员,经过"文革"前的工作以后更有责任心,要探索一条城市规划之路。所以脑子并没有固化,没有固定按以前计划经济的做,也没有盲目照抄国外经验,而是按照深圳的情况走一步看一步,穷尽各种可能,最后挑出最好的一种。”周干峙说,“现在看来有很多是成功的。”
深圳最初的规划人口,时任国家建委主任谷牧找人研究后,初定为70万人。但作为总规划师虽然当时尚无这一明确的头衔周干峙看到深圳有130平方公里的土地情况后,认为70万人太少。
周干峙拿出的方案是,先按70万人规划,但考虑到深圳是开放城市,外来人口多,要加一部分流动人口,按120万人计算。没人反对这个方案。但在进一步研究、编制规划中,周干峙发现,深圳其实可以不止容纳120万人,可以有160万人!当他按120万人规划、160万延展画出规划图后,同样没人反对,谷牧也没有再说不行。
在确定人口规模后,周干峙利用深圳地形狭长、河道分隔的特点,结合自然山川,从东到西,依次布置了沙头角—盐田、罗湖—上步、福田—华侨城、南头—蛇口等组团。这种带状组团式布局的城市结构便于灵活调节,为后来的发展预留了空间。同时,周干峙还预留了地铁、机场、火车站的位置,为深圳日
后的城市交通建设大大节约了成本。
“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像深圳这样一次规划上百万人口,按规划建出来,而且建得如此完整、如此合乎功能。”如今谈起这份“得意之作”,周干峙颇为自豪。这版深圳的城市规划也因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际建筑师协会阿勃克朗培奖来自英国皇家规划师协会的颁奖者正是梁思成英国同学的学生。
周干峙认为,深圳的规划在当时是全新的挑战,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官员和规划专家形成密切的合作。“一个总规划、一个工程项目,都是上下结合,专家跟领导结合协商。这中间不一致的地方多了,但关键是互相尊重、互相讨论,找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编辑:joe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设计师既是场地修缮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谋共建的方式,以生态、健康、友好作为核心手段,修复大院环境,创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区环境大幅度提升,社区邻里互识,温暖度开始回升,成为绿色创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项目【详细】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