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园林植物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思路

2011-08-09 10:04:12    作者:陈志言 黄俊义     来源:园林景观网     浏览次数:

  2室内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设计品种单调重复

  虽然,室内景观植物资源丰富 ,仅棕榈科就有两百多个属约三千种 ,其中已园艺化的有一、二十个属 , 但,我们目前用于设计的只有一、二十个种 ,如常用的只有棕竹、散尾葵、针葵、袖珍椰子、鱼尾葵、假槟榔、蒲葵等 7种 。

  在调查中,大部分室内景观植物集中在棕榈科、天南星科 、龙舌兰科 、百合科、桑科、五加科等6个科的43个属中。目前使用比较多的室内景观植物主要是棕竹、黄金葛、一叶兰、散尾葵、肾蕨、橡皮树、龟背竹、合果芋、袖珍椰子等 ,这几种植物就占总用量的三分之一。

  部分室内景观植物市场调查表

  种类 市场份额 主 要  品 种

  棕榈科 17.81 %  棕竹、散尾葵、针葵、袖珍椰子

  天南星科 15.14 %

  龙舌兰科 12.40 %

  百合科 9.41 %

  桑科 4.47 %

  五加科 4. 45 %

  2.2 规格不齐

  现在内地市场大多从南方引进可直接进入空间的成品 ,规格非常有限 ,特别是大型的上层植物 , 由于成本高 ,运输困难而缺乏。这给高大空间植物配置带来了许多不便。

  2.3 配置缺乏科学性及艺术性

  现在的室内植物配置 ,多由从事经营的非专业人员或苗圃工人直接进行 , 处理的商业性远远多于科学艺术性。其业务多集中于室内空间中的盆栽简单陈设 ,植物只是作为招徕顾客或形象塑造的手段 , 而且承包者也不必向主顾陈述该空间中合宜的植物及造景形式 ,仅就公司有限的品种“放几盆”,双方对费用的关注程度都远超过对景观质量的关心,有时甚至连装饰的作用都起不到。

  2.4 生态意识不强

  大多主顾要求空间中布置植物不是因为植物的生态作用 ,而是为装饰或纯粹的赶时髦 , 例如有些自然采光、空间宽敞的中庭 ,却用人造植物来营造自然宽松的购物气氛 ,结果使本该充满现代活力的中庭显得粗俗造作 ,破坏了整个设计构思 ,与现代室内“为人而设计”、追求自然人情味的宗旨背道而驰。

  2.5 养护管理不当

  由于对室内植物的养护管理缺乏系统性掌握,部分又是新引进成品 ,因而常出现以下养护管理上的问题: 一转盆不及时 ,造成偏冠。大多室内依靠窗户和人工光源采光 ,植物近光源和背光源一侧光强相差很大 ,象棕榈这类适于长期摆放的 , 经常出现转盆不及时带来的偏冠;其次,浇水不当引起根腐或焦叶、萎蔫。商业办公空间的盆栽陈设多由承包者自己养护 ,不同植物的土壤浇水、叶面喷水周期是一致的 ,夏季才稍作区分 ,而不同品种需水量相差很大 ,且多数室内植物对空气湿度要求较土壤湿度更严。浇水的不合理常导致根腐 (虎尾兰类) 、萎蔫或焦叶(红宝石类) 。

  此外,经常造成叶面灰尘累积 ,枯枝败叶不能及时清理 ,这不仅有碍视觉感受 ,也不利于植物正常生理机制的运行。养护管理不当 ,不仅造成景观效果降低 ,而且会导致更换频率加快、植物的伤害及死亡 , 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编辑:jade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设计师既是场地修缮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谋共建的方式,以生态、健康、友好作为核心手段,修复大院环境,创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区环境大幅度提升,社区邻里互识,温暖度开始回升,成为绿色创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项目【详细】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