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思想对园林艺术的影响初探
早期佛教中的禅修在方式上注重调息、止意、冥想,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时至中唐,以早期的禅学思想为基础,融汇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的完整体系本土化佛教宗派——禅宗。禅宗把高深的佛教理论置于众生的内心自觉上,强调“明见心性”,这种简明的模式适应了中国民众文化心理的要求,契合中国士大夫们口味,后经禅门弟子的发挥与弘扬兴盛于天下并流传至今。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孕育了禅宗,同时禅宗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并不局限于宗教哲学的范畴,随着时代的变迁其的影响已经融入到文化基因中,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去,如诗画园林等艺术领域,甚至在人们的潜意识形态中刻上了印痕。园林营造作为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与人的日常现实生活关系密切,同时也是文化心理与审美理念的综合产物。禅宗思想对园林营建艺术潜移默化中产生诸多影响,并且传播到海外并扎根发芽结成新硕果。
禅宗的核心是“悟”,禅宗把这种悟也称为“见道”,即与道合为一体的境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种境界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只有靠人自己的经验才能体会。禅宗主张纯粹依靠内心省悟,排除一切言语、文字和行为表达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用空的观点去面对一切世俗的烦恼和迷惑,体悟宇宙万物、人生,从而达到认识心灵本质、提升精神境界的目的。李泽厚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曾指出:“禅在作为宗教经验的同时,又仍然保持了一种对生活、生命、生机,总之感性世界的肯定兴趣”,“它在客观上仍包含有对感性世界的肯定和自然生命的欢欣,而这也是审美感觉不同于宗教体验之所在。”[1]
除了宗教性之外,禅的影响更多是在人生态度、生活情趣及审美心理上。禅的精神核心是自然无碍、不被任何外因或人为的意念所束缚,只要“明见心性”,即可成就佛境。达到此等境界首先要“明心”,“心”,即人的自我意识、思维情感;是认识物、欣赏美和创造艺术品的主体;也是统摄五官感受、控制思想行为的主宰。所有这系列心理范畴,都由“心”因感受而演生。至于如何“见性”,禅宗多从自然万象中体悟生命的本来面目。历史上禅师对究极问题的解惑,多以自然事物或平常生活事行作比喻的,如僧问:“如何是道?”,师曰:“天共白云晓,水和明月流……”[2],又如:“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春来草自青。”[3],这类问答的公案不胜枚举,禅宗假借自然万象来使人感受,在对自然的观想感悟中获得对宇宙的了悟,从而达到精神的圆满,通过意境体会顿悟达到“不知之知”之情境,使人的心灵和宇宙世界合为一体,以至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不再分离。即所谓“瞬间即可永恒”。
同样,这也正是由于自然界事物本身是无目的性的。花开水流,飞鸟叶落,它们本身都是无意识、无目的,也就是禅宗所谓“无心”的。但就在这“无心”中,却似乎可以窥见那个使这一切所以然的“大心”———这就是“道”。一切有目的,有意识的事物比起这种“无心”来,都毫不足道。禅宗说“山是山,水是水”,即在人顿悟之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这就是所谓“无成之功”的妙境了!“担水砍柴,无非妙道”,象寻常人那样生活,做寻常人所做的事情,经过从迷到悟的过程后,已把肉体的性情放下。而此之后,还是要离开禅的境界,重返世俗人间,这便是禅师所说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编辑:amon
相关阅读
砖雕中的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之美
砖雕,俗称“硬花活”,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建筑装饰艺术。它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伴随着建筑的发展,砖制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而出现的,是在满足当时人们朴素的精神需求、信仰追求和审美要求等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形式。【详细】
江陵盆景园:盆景与园林艺术为一体的公园
江陵盆景园是一座集盆景与园林艺术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游乐园,位于古城荆北路中段北侧,与玄妙观毗邻,相传此处为南朝梁元帝萧绎【详细】
中国园林艺术:苏州纳园
纳园的造园手法,以传统江南造园(以苏式园林为代表)的本质,结合现代建筑的建造工艺,为今时今日江南园林的发展提供了研究范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