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李迪华:城市绿地建设与生态学原则合拍吗?
概括而言,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城市蓄滞水能力缺失。我国大多数城市蓄滞水能力非常弱,城市地表固化面积比例高;花坛和草坪都高于路面,只要下雨,雨水就会从花坛和草坪流到没有渗水功能的街道上——水是倒着流的,街道积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二是排水系统失效。城市排水系统通常按照5年一遇的降雨标准建设,但有的年份下的暴雨可能是20年一遇的,所以排水系统本身有局限性,仅靠地下管网排水肯定不行。另外,排水系统在关键时容易失效。雨水、风和道路清扫会把落叶、泥土和路面上的垃圾等带进地下排水系统中去,从而造成淤塞。这种淤塞通常还会因气候的年际和月际干旱、地下排水系统管理不到位而加重。一旦遇到暴雨,就会使地下管网排水效能大大降低。三是城市中存在容易发生内涝的区域。如地势低洼地段、市政设施不配套区域、道路下陷地段、立交桥尤其是有下陷的立交桥地段,往往都是城市内涝的重灾区。四是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降雨分配年际不均匀,年内也不均匀,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暴雨是夏季降雨的重要特征。
在各地城市内涝现象发生后,媒体和专家的反思大多集中在两点:一是城市排水系统标准不够高,排水速度太慢;二是城市绿地被蚕食,城市绿地没有发挥蓄滞雨水的作用。这两种说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由于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是一个技术经济问题,不太大可能建成最高标准的城市排水系统。再说第二个问题,城市绿地所占的比例是有上限的,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土地资源逐渐趋于更加紧张,城市绿地率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逐渐降低才是客观事实。
那么,有限的城市绿地具备有效的蓄滞雨水功能吗?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受落后的园林绿化思想的影响,为保证所谓的“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城市绿化大量采用外来植物、冬绿植物(如北京城市中的到处可见的油松),为保证这些植物正常生长,城市的花坛绿地需要有良好的排水条件,这就是为什么城市的绿地都必须建得比路面要高的关键原因。下雨的时候,城市的雨水不是往花坛绿地里流,而是往路上流,起不到有效缓解城市排洪压力的作用。其次,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大多没有考虑到蓄滞雨水的需要,绿地往往不具备这方面的功能。第三,城市绿地过度人工化,降低了蓄滞雨水的能力,本可以不固化的人行道被固化了,需要精细化管理的种植景观不仅不能蓄滞雨水,还需要往外排水。
记者:城市不可能建设满足最高标准的排水系统,城市绿地的数量也是有限的,这是否意味着完全避免城市内涝是不可能的呢?
李迪华:当然不是,关键在于把防止城市内涝看做一项系统工程,采取综合措施。不同的城市采取不同的措施,不同的城市地段、不同强度的暴雨采取不同的防涝措施。必须建立蓄排相结合的思路,一般强度的降雨,主要以蓄滞为主,最大限度地让雨水资源化。对于超过20年一遇的降雨,则要蓄滞与排水相结合,提高城市安全标准。排水也要有讲究,首先要考虑将雨水排放到城市内河湖水体,然后才是通过排水系统排出城市。对于低洼易涝城市地段,可建设有效的排涝设施,或者将其恢复成湿地与具有蓄滞水功能的公园绿地,减少内涝发生时带来的危害。最后是管理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有效管理是任何系统工程的关键。
编辑:ljing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设计师既是场地修缮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谋共建的方式,以生态、健康、友好作为核心手段,修复大院环境,创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区环境大幅度提升,社区邻里互识,温暖度开始回升,成为绿色创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项目【详细】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