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世园会给世界的启示
世园会催化了西安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和提升,会展、园艺、金融、物流和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产业等得到充分发展,造就和培养了一批相关行业人才,将更多的稀缺资源聚集到了西安,直接促进了西安三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西安城市的经济价值不断提升。西安世园会作为世界园艺届的顶级盛会,通过世界最新园艺、环保、生态的展示,介绍和推广了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和提升了市民的精神生活。通过世园会,广大市民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更加强烈,城市精神得到极大振奋,增强了西安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城市的凝聚力不断增强。世园会相关项目的建设,全面改善和提升了西安的民众素质、服务意识、接待水平、市容环境以及基础设施配套,实现城市面貌的升级。西安城市的社会价值实现升华。作为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西安的精神品质呈现出源头性与多样性、开放性与包容性、传统性与创新性并存的文化特征。世园会不仅展示了西安深厚的历史积淀、恢弘的都城气度,也展示了刚健尚勇的近代革命传统以及当代西安锐意改革的新风尚。西安城市的文化价值延展提升。世园会的举办,展示了西安大水大绿的建设成效,使人们重新认识西安、审视西安、欣赏西安,她使人们认识到,西安作为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是宜居之城,是山、水、城、田协调共生、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之城。西安城市的生态价值全新重构。"崇文厚德、大气开放、创新活力、和谐包容"的西安城市精神经由世园会再次诠释与广为传播。举办世园会是一个城市面对的综合系统工程,任何单位或者部门根本无法独自完成。正是通过世园会,西安的现代城市管理水平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世园会址开工建设前,筹办方组织人员赴日本、韩国、昆明与沈阳等世园会举办地学习考察,聘请规划、建筑、园艺专业人士、专家学者组成顾问团队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全方位对世园会的办会方案和生态园区的发展方略进行策划、咨询和评审。《西安世园会修建性详细规划与主要建筑设计方案》就获得来自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中金奖的褒奖。美、英、法等国际著名景观大师共建西安世园会大师园,让世园会的筹办工作一开始就具备了国际视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期间,世园组委会专门考察了大型竞赛、会展的组织、运营工作。上海世博会期间,矗立在上海的巨型户外广告牌"下一站,世园"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世园会的各种推介活动直到开幕之后还在各省区及国外进行。从"全民低碳行动"到城市环境美化,西安各部门各城区通力合作。西安市政公用局专门成立了城市夜景量化管理项目部,考察了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夜景量化工作,大量使用节能、环保的光源、对城六区主要建筑物进行了夜景点亮。在南三环雁塔段世园会景观区,雁塔区以"雁塔与世园同行"为重点载体,深入开展"迎世园雁塔环境再提升"等活动。世园会前,通过大型绿雕、人行天桥挂花、摆花与花柱等方式摆放绿植100万盆。南三环和城市主要街道的绿化,共增绿60万平方米。作为世园门户的未央区,以"世园有我更精彩"为主题,在全区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发动城市志愿者3万余名,先后举办11次包括世园会基本知识、职业服务礼仪等内容的讲座、竞赛活动,形成了"人人迎世园"的浓厚氛围。"世园有会址,亮丽无界限",灞桥区重点解决城乡结合部、部分老旧街区脏乱差问题,营造了天蓝、水清、地绿的优美环境。首次开通"网上世园会",与中国电信联合打造"数字世园会",引进网络售票,数字门票,电子货币、手机钱包等科技手段,西安世园会的精彩实现了实时传播。西安街头流动的红袖章,成为世园安保工作深入群众的一个生动注解。世园会,西安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成人礼",西安国家化大都市建设的"奠基礼"。4文化之城:沟通古今中西在西安世园会"两环、两轴、五组团"的设计架构中,"天人长安·创意自然"的理念充分展现。"天"即是自然,"人"即是社会,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与古长安时"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两环"分为主环和次环,主环为核心展园区,主要的景点均分布在主环内。次环为扩展区,布置世园村、指挥中心、世园公寓等服务设施。"两轴"是园区内两条景观轴线,南北为主轴,东西为次轴。"五组团"分别为长安园、创意园、五洲园、科技园和体验园,形成长安花谷、五彩终南、丝路花雨、海外大观和灞上彩虹等五大主题景观。
杨柳依依、碧波荡漾、举目青翠荡漾,世园会的设计建设充分依托浐灞沿岸、广运潭上原有的地形地貌,长安塔、创意馆、自然馆与广运门等标志性建筑贯穿其间。
世园会主入口广运门因潭而得名。《资治通鉴》记载,广运潭始建于唐朝天宝初年,是各地到长安的水运通道,大量物资经由广运潭转运而维持帝国中央的正常运转。
广运门由踏步、水景、方块式园艺花卉造型组成坡道并缓缓延伸,人工建筑与长安花谷浑然一体,以其宏大气势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是门,也是桥,总建筑面积8.8平方米,桥面高7.4米,桥面廊架最高点22.6米,广运门独特的设计理念使其施工难度堪比鸟巢。门与桥,正是西安世园会最为恰当的象征,经由它,打开古今中西之门,架起文化对话之桥。
文化沟通带来和平与安康,文化隔绝带来战争与灾难。世园就是新丝路。一千多年前,汉使张骞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自此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而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等也自西而来。丝绸之路开创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交流史。中国元素在世园会中演绎着东方文化的风采。
世园会地标长安塔具有唐代木塔的特点,各层挑檐尺寸开阔上扬,成为具有古典气质的现代建筑典范。塔内以园林园艺为主题,展示有书画、国宝级文物、奇石、盆景及各类园林园艺作品。
西安因世园会而凸显一种底色,世园会因西安而得到一种古韵。"人文山水诗意长安园"突出东方文化特色,设计诗经植物、唐诗植物与设计相结合,园中步步有景,处处有诗,引人探求和回味。西安诗意之城的韵味在此留转。"四合园"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的四合院,花园的地面统一在整体流动的线形之中,园内分为"春盒"、"夏盒"、"秋盒"、"冬盒"四个小庭院,体现了中国人的空间情趣与花园诗意。"梅花三弄"雕塑被称为"看得见"的音乐,雕塑以青铜铸造、表面进行仿古处理,将古曲"梅花三弄"加以形象化、视觉化的方法抽象表现。阴沉木被称为东方神木,民间有"寻得乌木一方,胜得珠宝一箱"的说法,园内以阴沉木为原料,精雕细刻的"乌木古琴"就显得弥足珍贵。国际园建构起了世园会的全球想象图景,多元文化色彩斑斓。荷兰园的郁金香、北海道园的薰衣草、印度园的寺庙风格建筑、哈萨克斯坦园的毛毡帐篷、尼日利亚园的热带雨林景观、玻利维亚园的太阳门文化、巴黎园的古堡气质等等一一呈现。
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各国、各省区园对此是最好的写照。世园会中的9个大师园直接体现了关于人与自然的哲思。万桥园讲述的是生命的故事,人的生命之路。整个园子由桥、小径和竹子组成,一条单方向的砾石小径只设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贯穿全园。狭窄的小径象征着生命,带领参观者远离宽敞的大道和人群,深入茂密幽深的竹林,走过每一座桥。迷宫园则由3米高传统青砖墙构成,花园中的空间被分成一系列狭长的走廊,这些走廊上空没有封顶,抬头可见蓝天与白云。东南亚风情街凸显地域特色,曼妙的歌舞表演使人置身域外。欧洲街再现欧式小镇,结合花车巡游,让人流连忘返。
东西方文化展示有独特的一面,更有交融的一面。以北京奥运会"中国印"、西安世园会"长安花"设计者陈绍华创作海报为蓝本设计的"丝绸之路"表达了共同前行的愿景,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撑持迈开了人类远行的步伐。地球另一端是什么样的景象?大挖掘园给贯通地心的地洞打开出入口,游客能够聆听到世界另一端的声音: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的奶牛,纽约交通干道上的通勤者,斯德哥尔摩的海员,还有历史悠久的德国街区。东西方就此实现直接的相遇。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与便捷的同时,文化全球化也让人们产生了一体卷入的焦虑。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对话与博弈就是一个重新发现自我、确认自我的过程,就像植物的颜色多样而炫目,如此才有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态。汉唐时期的长安曾经引领中国文化,汉人、汉字、唐装、唐人街构成了世人对中国的基本看法。世园时代的西安昭示着一方水土文化自觉与自强的骄傲。
秦岭作为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生态资源丰富,世园会首次将秦岭四宝--大熊猫、金丝猴、朱鹮与羚牛引入园区,展示了人、自然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结合陕西农业与科教优势,西安世园会首次将太空植物引入,展现了航天成果与现代农业技术。
编辑:ljing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设计师既是场地修缮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谋共建的方式,以生态、健康、友好作为核心手段,修复大院环境,创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区环境大幅度提升,社区邻里互识,温暖度开始回升,成为绿色创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项目【详细】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