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北京风景园林设计理念探索与引导

2011-12-07 16:19:22    作者:强健     来源:《风景园林》杂志     浏览次数:

  1.5 城市迅速发展,要求园林绿化更体现基础设施的功能

  北京市建成区每年以10km2-20km2的速度增加,城市绿地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承担着基础设施的功能,绿化建设往往不得不与公共建筑、公共设施的人流集散相接驳。又比如在建筑容积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辅助停车功能等等就必须在园林设计中给予充分考虑。

  2 风景园林设计理念的导向性变化

  2.1 从较多注重景观向突出生态优先发展

  其实,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这句留传千古的话可以体味园林绿化生态优先的本质。在这一本质功能的基础上,园林绿化派生出对于景观环境的塑造、对于精神文化的表现和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但是,无论城市园林绿化怎样发展,其生态第一的本质功能都是其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本。而且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文化越繁荣,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越强烈,简约、自然的城市绿化之风将成为必然选择。所以营造生态优先的园林绿化环境,是城市园林绿化的第一要务,其它方面的功能都要统一到这个基础上来。

  2.1.1 合理配置乔灌木与纯草坪的比例

  曾经有一段时间,在一些城市的绿化中刮过一阵大草坪风,不切实际地学习欧洲的疏林草地或开阔草坪。北京市也不例外。但是北京地理气候环境和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怕晒)决定了大草坪既不生态,也不完全实用。风景园林设计应该坚持合理的植物配置结构,我们提出了绿地树草的种植比例结构:乔灌木占到绿地的70%以上,纯草坪不得超过30%,在实际掌控中,纯草坪只占绿地总面积的23.7%。以上比例是一个原则要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不搞一刀切。

  2.1.2 合理规划绿地中的开敝空间

  绿地中应当根据游人集散、开展活动、景观优美和防灾避险的需要,设置必要的开敝性的场地。但是面积大小应该科学合理。城市中土地资源高度紧张,寸土寸金,难得有一片绿地,要在生态第一的基础上把绿地的景观、文化、游憩、避险等多种功能高度统一起来。倡导绿化工程成为“造荫工程”,而不仅仅是“造景工程”。要多种树,在合理分布开敞空间的基础上,形成众多碧树浓荫的绿岛、绿廊、绿带。

  2.1.3 倡导回归自然的植物种植设计

  一些设计人员在园林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画出图案,画出“文化”,画出城市的味道。所以就会出现许多用不同色彩的低矮植物组成的图案。如在一些立交桥区,以往多以大叶黄杨(Buxus megistophylla)、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或紫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cv.atropurpurea)进行色块图案式设计,这种手法目前已经风行全国。但是这种设计第一工程造价并不低,第二降低了植物种类丰富度,第三突出了人工设计痕迹,第四增加了养护成本。不够生态、不够自然、不够节约,总之与生态优先理念不符。不是所有绿地都不要这种设计,而是不倡导这种设计。

  其实按照当前人们越来越多地希望回归自然的愿望,城市园林设计应该尽可能地淡化设计痕迹,创造出“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效果。反对弱化生态功能、增加养护成本的设计如不必要的大草坪、大色块等等。够宽度的道路分车带应该种植乔木或种植多种类灌木,最好不要全线种植黄杨绿篱或以黄杨、女贞、小檗组成图案色块,更不要大面积地种植色块线条。

  2.1.4 采取措施控制移植大树

  为了尽快见到绿化效果,采取拔苗助长的做法,从其它地方移植大树到建设项目中来,以破坏和牺牲一地的生态为代价,“建设”另一处的景观。但是,对于城市因修路或建设其它基础设施避让不开而必须移植的大树除外。我们专门印发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城市绿化严格禁止移植超大规格树木的通知》(京园绿字[2007]128号),对这一行为进行规范。

  2.1.5 坚持适地适树和植物多样性

  在城市绿化中一些房地产项目中违反植物生长规律,大量使用所谓的名贵树种,造成“水土不服”,植物成活率低。植物本无贵贱之分,任何一种植物都是大自然的产物,都有其生存的理由。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只有适合不适合的区别,没有贵贱之分。倡导乡土植物当家,这是生态优先的最直接体现。不适应北京生长的植物,再漂亮也不能用,决不能做劳民伤财、好看不好用的事。同时,要倡导在乡土植物为主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引种、驯化、推广,最大限度地促进植物种类多样化。要突出以绿为主,倡导乔木为主的复层结构配置,植物配置要形成自然化、生态化的群落、色彩和层次景观效果。在方案论证审核中要把好关。

  2.1.6 积极培育推广使用野生地被

  近年来,在城市绿化中大力倡导使用人工筛选的野生地被,如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蛇莓(Duchesnea indica)等植物,解决耐旱和降低管理成本问题,取得明显成效。同时,要给予“原生态”的野草在城市绿化中以一席之地。虽然野草存在绿色期短等缺点,但是其具有浓郁的郊野气息,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降低养护成本,节约水资源。在城市适当的地方,比如在城市河道两岸,在近郊区道路绿化中,在一些城市边缘地带,甚至在城市中心钢筋水泥建筑密集沉重的地方,都可以充分利用野草,其荒野自然的感觉正好可以中和城市文明的喧嚣、高楼大厦的压抑。利用野草不是弃而不管,不能完全荒芜,而要有适当修剪维护,有的还可以配置一些人工地被植物丰富景观。

  2.1.7 合理引导设计种植密度

  近年来,有的地区领导急功近利,要求绿地种大树,过度密植,立地成林,这是违反客观规律的作法,我们对此专门进行了研究,《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在绿地建设中合理设计种植密度的意见》(京园绿字[2010]第24号)既体现绿地建成后较快形成良好环境为群众所享受,又充分尊重客观规律。

  2.2 从设计自成体系向融入城市环境转变

  追求自成体系是从中国传统园林思想演变而来的习惯。古代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人们难以远行,而且城市规模较小,便希望在小圈子里的咫尺空间看到大好河山, 而且希望在方寸之间做足“文章”,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所以出现了一批艺术设计登峰造极的中国式园林。这些园林大都是有封闭圈子的“园囿”。城市发展到今天,园林绿化已经从自成系统的园囿圈子里走到城市中来,园林绿地的建设在相对自成一个环境系统的同时,已经越来越多地从一个封闭圈子里的山水田园,变成了园林城市──这个城市空间大画卷构图里的一部分,与建筑、道路、水系、设施等共同成为了城市大园林的“造园因素”。所以,绿地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就不仅是自身的问题,而应该把自己放到“园林城市”的空间环境中来考虑,把自己融入整个城市环境之中。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设计师既是场地修缮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谋共建的方式,以生态、健康、友好作为核心手段,修复大院环境,创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区环境大幅度提升,社区邻里互识,温暖度开始回升,成为绿色创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项目【详细】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