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让今日漯河风景如画
创造林权改革的“漯河模式”
城乡绿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根本动力是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漯河市地处中原腹地,人多地少,地势平坦,属典型平原农区,林业生产主要以平原绿化建设为主。长期以来,由于机制不活、产权不明,“造林难、管护难”一直是制约平原林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为此,漯河市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研究确立了“惠民利农抓根本、完善政策强支撑、因地制宜找路子、配套服务促发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思路,在均分到户、保证群众利益的前提下,全市探索出规模造林型、合作造林型、股份制造林型、公司造林型等多种林改模式,走出了一条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平原农区林权制度改革路子,创造了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漯河模式”。
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大激发了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取得了兴林富民的显著成效。舞阳县保和乡张振乾投资2200多万元,通过修渠引水、开塘养鱼、平荒整地,治理干江河和三里河故道4公里,改造荒地1000多亩,造林34万株,形成了“水中喂鱼、水上养鹅、地里植树、树下种草、草喂鸡鹅、鸡粪肥地”的生态种植养殖链,发展成为一个集种植、养殖、水产、休闲、观赏、娱乐为一体的民营生态示范园区。
通过林权制度改革,漯河市林业产业得到蓬勃发展。目前,全市活立木蓄积量达到406万立方米,木业加工在规模化、集团化生产的基础上,逐步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千亩以上林果示范基地达到9个,百亩以上的示范基地达到230多个;培育壮大了河南省胡桥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林业产业省级龙头企业;林业产值每年平均增长在18%以上,发展林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渠道。
呵护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
在漯河郁郁葱葱的游园里游览,你就会发现许多树上挂着刻有人名的牌子,这是漯河市林业和园林局积极探索创新强化林木管理的一项新举措,认建认养绿地、冠名游园、栽植纪念树已成为青春漯河的绿色时尚。
2011年9月19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学家尹伟伦等7名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通过了《2010年漯河市林业生态效益价值评估》,经评估,漯河市2010年林业生态效益总价值达到70.03亿元。
为切实保护好这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巩固发挥好林业园林生态效益,漯河市林业和园林局积极探索创新强化林木管理的新举措。
坚持依法护林保绿。加强了森林公安、园林监察队伍正规化建设,组织开展“春蕾护花保果”、“百日护绿”、“绿盾”、“亮剑”等专项行动,依法保护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有效地维护了漯河市的生态安全。
加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检疫和防治力度。连续4年开展了飞机防治森林病虫害工作,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了4%。以下。建设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和豫中南林业有害生物天敌繁育场,填补了天敌繁育工作方面的空白,积极探索生物防治、以虫治虫的无公害防治手段。
不断提高科技兴绿的支撑能力,加大科技推广应用力度,先后引进中华红叶杨、丹红杨等林木新品种60余个,推广抗旱保水剂、抗蒸腾防护剂、节水集水整地等新技术10余项,观赏桃超延期开花课题研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漯河市林业和园林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孟欣豪情满怀:“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一区两城一中心“的重大决策部署,发挥漯河城市和农村绿化管理职能一体的优势,统筹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积极探索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把漯河建设成为具有平原滨河城市特色的高品位‘中国绿城’,使漯河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和谐!”
编辑:yongqiang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设计师既是场地修缮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谋共建的方式,以生态、健康、友好作为核心手段,修复大院环境,创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区环境大幅度提升,社区邻里互识,温暖度开始回升,成为绿色创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项目【详细】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