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学界新视角—“3A哲学观”

2012-01-20 08:08:00    作者:高璐整理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1."3A哲学观"的提出

  笔者从事景观多年,在此种时代和学科背景下催生孕育出了将三者有机结合的景观学体系构建。时下国际上对景观学的定义和称呼非常杂乱,诸如Landscape Gardening、Landscape Architecture、 Landscape Art、Landscape Design……从各类专业文章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各种称呼的内涵都牵扯到很大程度的重合,而国内的译本却又形形色色:或将其简单的翻成景观学,或以景观建筑、景观艺术等一言以蔽之。这些都是学科目前杂乱无序、缺乏体系化的具体表现。基于这种情况,“3A哲学观”应运而生,同时作为一条逻辑线索和规划体系的纽带将其穿合起来:

  Landscapology是学科名称“景观学”的英译,此前也有学者提及,如Mariusz Czepczyński在《后社会主义城市的文化景观——权力和需要之表现》一书中曾提到:“景观科学(landscape science)或者俄语中的landshaftovedenie(学术上称景观学landscapology)来自德语传统的Landschaftskunde,与同时代的区域自然地理学有关。” [3]可见,这里的Landscapology仅指自然地理学上的概念。而本文提出的Landscapology包含景观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景观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景观建设(Landscape Construction)和景观维护(Landscape Maintance)等工程实践领域,以及景观美学、景观社会学、景观艺术学等人文科学领域。Landscapology作为一门学科,由传统的景观园艺学(Landscape horticulture) 、景观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和景观艺术学(Landscape Arts )构成,是建立在广义的农学、建筑学和艺术学的基础上,依据本人提出的建立景观学的“3A哲学观(The 3A philosophy of Agriculture, Architecture and Arts for Landscapology)”而建立的一门具有显著交叉学科性质的综合学科,其研究对象是designed landscape。根据实践和学科发展的需要,Landscapology还可以在传统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分设景观历史与理论、景观美学、景观材料学、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工程学、景观批评学等。

  “3A哲学”及其指导下的景观学(Landscapology)的提出,建立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以及学科发展层面的依据之上。我国的景观事业在经历了近代的战乱动荡之后,直到新中国建立才重新复苏。当时的园林专业主要设置在一些农业院校的园艺系和一些工科院校的建筑系中,前者主要教授观赏植物的栽培、应用和一些造园理论,后者则主要从空间布局、建筑艺术的角度教授园林和相关的工程知识。这种学科设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景观和农学、建筑学的紧密联系。在当时,由于国家经济还比较落后,人民群众仍然致力于解决温饱问题,景观建设主要停留在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阶段。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简单的绿化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众对于环境的需要,人们除了要在园林绿地中休憩活动,还要满足精神上的审美需求。这要求景观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具有更高的艺术品位和美学修养,不仅要懂得如何建造景观,还要懂得如何将景观建造得更有美学品质,这就需要艺术学的介入,形成农学、建筑学和艺术学三位一体的景观学科构架。

  1.1理论层面上的"3A哲学观"

  在这种混沌初开的情况下,伴随着景观学学科本身的复杂性,行业内呈现出了极为广泛的无序化表现,各行各业都在争相挺近景观行业。从景观名称、到内涵、到学科体系争论得不可开交。建筑学认为,景观是建筑的景观,而建筑也是景观的建筑,两者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可分割了,所以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就是普遍意义上的景观,所以把它译成景观根本无可厚非;农学认为,作为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实质上就是从园艺发展而来的,作为景观的鼻祖,Landscape Garden或者Landscape Gardening被翻译成景观也是可取的,同时农学的科技内容也是景观的植物环节必不可少的内容;艺术学认为,景观一词在中国,本身已经具有了现代意义,而作为景观艺术代表的公共艺术就是景观(尤其是公共景观)的标志,由此以Landscape Art或者Landscape Design作为景观的代名词再合适不过,同时在民俗中更是认为早在《汉书· 董仲舒传》就有记录:"变民风,化民俗"而《管子·正世》曰:"料事务, 查民俗",而这一切民风民俗、节日文化在乡村以自然环境为景观主题,在城市则构成了城市文化景观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民俗是能够结合物质与精神从而形成新时期的城市文化景观的纽带……

  笔者以为,在此问题上争论谁包含谁并无太多意义。实际上我不妨就从名字上,来直译每个门类,我们发现Landscape Design是景观设计,Landscape Art是景观艺术,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景观建筑,Landscape Gardening是景观园艺。直译之后,整个线索变得明晰起来,其实它们谁也不能包含景观的全部。我们鼓励学科间的渗透和学科融合,但是并不代表可以以偏概全,从高校的学科背景角度下,我们必须归纳起来这个体系,从而从更高的层次上提出对景观学的理解。鉴于笔者常年的3A领域研究实践,深深地体会到三者之间缜密而微妙的联结,为避免景观学的学科体系继续长时间地混乱下去,景观学业内急需要一种理论体系来规范自身的发展。美国哲学家尼古拉斯·雷舍尔在《复杂性——一种哲学概观》一书中就曾提及:“复杂性是实在(reality)的一种深刻的特性。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它复杂到自然的复杂性就是无穷无尽。”[2]吴良镛在《人居环境科学与景观学教育》中论及景观学学科体系时说:“多学科融贯思想更为明显”[5],杨建辉等学者也指出:“景观学在我国还是一个全新的专业,既不同于以往的风景园林,也不等同什么环境艺术,而是知识背景宽广,多学科交叉,理工文史知识都有所涉猎的复杂学科。”[6]詹姆斯·科纳在《复兴景观是一场重要的文化运动》一文中亦云:“一个综合各学科知识的观点对于理解当代景观现象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跨学科的思想交流长期以来影响着设计实践、表现模式和建成环境外观的性质。”[7]同时,景观学的研究对象也完全具备“复杂性”所界定的“兼备多种组分要素、结构要素和功能要素”[2],由此,我们可以将“3A哲学观”引申为一种在本质上是以“复杂性”为核心而建构的系统化整体观的景观哲学。

编辑:gloria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设计师既是场地修缮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谋共建的方式,以生态、健康、友好作为核心手段,修复大院环境,创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区环境大幅度提升,社区邻里互识,温暖度开始回升,成为绿色创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项目【详细】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