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理性影响与当代城市景观设计策略

2012-02-13 07:40:00    作者:方程     来源:《城市规划学刊》     浏览次数:

  4 找寻人文精神——城市景观设计的价值呼唤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拯救的力量”,这种拯救力量源自技术自身的发展创新对社会的巨大推动,如信息技术、生态技术在城市景观实践中的合理运用;其次来源于人文主义对技术理性的批判与反思。这两点正是城市景观实践中缺失的方面。

  人文主义,原指文艺复兴时期借助于古典知识——主要是希腊哲学与艺术来反驳经院哲学与神学,提倡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解放的思潮,是一种与以神为本位的神本主义相对立的、反对野蛮的、愚昧与迷信的世界观。现在,人文主义已经泛化成一种强调人的作用与地位的世界观或意识形态,景观作为“人类留下了文明足迹的地区”[13],其所具有的人文属性及意义毋庸置疑。J.O.西蒙兹认为: “我们可以说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丁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所生活的地球和谐相处”[14],这指明了景观关注生活与自然及它们之间和谐关系的人文主义价值指向。

  在历史上,人文主义一直与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1930-1940年代出现的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技术提出了激烈的批评,并在1960-197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中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对技术理性的批判也正是对人文主义的宣扬和赞颂。在韦伯看来,它带来了世界魔咒的解除,但现在,随着魔咒解除呈现为一个因果机制后,生命的意义失掉了存在的基础,生命的价值也失去了终极的依据,这正是技术理性饱受诟病以及为城市景观造成困扰的本质原因。

  5 策略:回归生活世界的城市景观设计

  “我们是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生产和城市扩张的自动进程日益加快,它代替了人类应有的目标而不是服务于人类的目标。……随着这些活动的量的增加和速度的加快,它们距离合乎人性原则的理想目标也越来越远了”[15],刘易斯·芒福德同样描述了技术理性对人文精神的挑战,并认为,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化力为形,化能量为文化,化死的东西为活的艺术形象,化生物的繁衍为社会创造力,作为文化的容器, “城市,通过它自身复杂和持久的结构,……以便城市舞台上上演的每台戏剧,都具有最高程度的思想上的光辉,明确的目标和爱的色彩。通过感情上的交流,理性上的传递和技术上的精通熟练,尤其是,通过激动人心的表演,从而扩大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范围,这一直是历史上城市的最高职责。它将成为城市连续存在的主要理由”[16]。这些都指明了技术的两面及驾驭它们的信心,更指明了城市作为生活舞台的本质。那么,城市景观不仅是日常生活发生的场景还进行着日常生活的建构,如果说技术理性将人文精神从生活世界剥离,使演出与场景脱节上演了一出滑稽剧,那么重归生活世界或可以成为去除技术理性不当影响的途径?

  5.1 公共艺术介入

  在历史上,西方的景观园艺(1andscape gardening)本就享受着与绘画、雕塑、诗歌几近相同的艺术地位,共同完成着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然而,随着在现代社会中景观实践尺度的增大以及面临问题的日益复杂,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将景观分解为各种元素,进而用数学计算、各种模型和系统方程对景观进行定量的分析、设计与评价,这也正是技术的滥觞所致。同样在中国,学科设置的明确区分使得对城市景观进行塑造的往往是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及新近出现的景观建筑师,这种局限与分野造成了艺术在城市景观中的明显缺失。

  公共艺术的前提与灵魂是“公共性”,这就注定了城市景观引入公共艺术的天然优势及它在宣扬人文精神中的积极作用。对公共性的强调意味着公共艺术反映社会公众的诉求,吸引公众积极、直接地参与同城市景观的互动,进而实现其批判的文化与社会功能。在一个开放的、崇尚多元文化的社会中,艺术的独创性与公共性结缘在拒斥技术理性的片面与偏颇的同时可以为城市景观带来多样化的特征。麦克哈格认为创造就是把物质提高到更高级的有序水平,它是和“复杂性、多样化、稳定性、大量的物种、共生、低熵联系起来的”[17],而参差多态恰是生活的本源。其次,就景观艺术自身而言,它可以用现实主义的方式表述和再现社会生活的主题和意趣,以浪漫主义方式写意生活表达社会理想,以抽象、诙谐的语言去拓展空间的想象力,而这一切皆可能为城市景观增添“佐料”,通过各种趣味唤醒景观的活力。另外,公共艺术之“公共性”同时具有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上的公共享有、 “共同协作”和民主参与的语意。美国于1982年通过“百分比艺术法令”,规定市政府各项公共工程计划案必须有相当于百分之一经费预算的费用作。为艺术设计的资金。在工程选定负责的建筑及景观事务所后,公共艺术计划将提供相关信息,以便使建筑师在初步规划阶段即将公共艺术设置计划纳入整体考虑,而计划已于此时展开“艺术家遴选流程”通过评审委员会选择艺术家并进行专项的委托创作。这是典型的由公共资金资助、公众决定、公众受益的公共艺术计划,其存在与执行流程已经从源头将“技术理性”拒之门外,或可以成为借鉴。

  5.2 走向生活指向的技术

  技术理性借助各种外衣掩盖了其赤裸裸的目的性,造成了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分裂,芒福德据此提出了“走向生活指向的技术”。他从人类学的角度将历史上的技术分为两类:单一技术和多元技术。单一技术或权力主义的技术是基于科学智力和大量生产,目的主要在于经济扩张、物质丰盈和军事优势。相反,多元技术或生物技术是技术制造活动的原始形式。 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与人性整个的联系在一起的,原始技术是生活指向的,是一种与生活的多种需要和愿望一致的技术,而且它以一种民主方式为了实现人的多种多样的潜能而起作用。

  “走向生活指向的技术”正是提倡高度注意有机体的、生物学的和美学的需要及欲求的技术,它支持一种以生活需要为中心的新的社会秩序的发展和一种尊重而不是否定官能需要的技术发展。换言之,人类潜能的表达与满足有多种方式,而不是局限于一种控制自然力和通过扩大这种控制来改变人性的方式。这对城市景观同样适用。人类的官能需要同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同出一辙。美国风景园林协会就曾发起“为了健康的设计''这一议题,试图通过建筑及景观设计师的共同努力创造具有吸引力的场所、促进积极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健康和身体活动水平[18]。目标是通过诸如测算公共设施的选址与步行的关系、改善步行通道的质量、提高交叉口的步行安全、增加行道树等技术措施实现的,但从生活世界寻找设计的终极价值无疑使技术最终指向了本质的生活。同样,“以健康促进学校计划”[19]的研究也将景观设计的目标确定为营造“舒服的、开阔的,绿色的、亲和的物质环境,会让生活在其中的人心旷神怡,在其中是可以自由吐纳与放松的”,以便可以对孩童的身体健康形成积极的影响。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人是无法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的,无论他有多么高超的技术。这个地面就是日常生活,毕竟大部分景观营造不是也不能够使人们“狂喜”或“悲痛”,而仅是构成最正常却不失智慧与趣味的生活。

编辑:zhaox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设计师既是场地修缮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谋共建的方式,以生态、健康、友好作为核心手段,修复大院环境,创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区环境大幅度提升,社区邻里互识,温暖度开始回升,成为绿色创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项目【详细】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