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湖湘文化和园林
1.因地制宜
我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因地制宜,一方面讲的是景观创造要考虑基址现状,另一方面讲的是景点布置要服从整体需要,分主配关系。结合场地现状特点造景可能为广大设计师所重视,而根据项目性质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布置景点却常常被大家忽略。⑼比如在中华世纪坛绿地的设计上,最初的方案有许多复杂的景观元素,如喷泉、小品、雕塑,但是最后都减掉了,设计上只用简单的圆形线和波浪曲线来与世纪坛的建筑形体来呼应,绿地中大面积以绿化为主,用植物来烘托景观的主体——中华世纪坛。再比如在北京东便门明城墙遗址公园的设计上。最初也想在公园中安排许多复杂的景观元素,甚至有“玻璃城墙”、“激光城墙”的设想。但是考虑到公园的性质是遗址公园,是以保护城墙为出发点,以展示古城墙的真实面貌为目的,应该把北京仅存的明代城墙遗址作为景观主体。因此公园最终方案从园路的线形、植物的配置以及景点布局都紧紧围绕明城墙展开,给城墙提供一个最自然的环境氛围。在林荫树木的掩映下,游人可以细细品味明城墙所拥有的历史与沧桑;同时,简洁的设计布局使公园能很好地溶人到城市景观中,使其成为反映老北京历史变迁,展现古都风貌的重要文化景点。现在有一些设计师往往忽略了因地制宜的设计要领,把有的小区绿地建得像城市广场;有的绿地号称“花园广场”,却全是硬质铺装;有的街道变成了造景手法的展览路,全然不考虑市民的活动需求、城市的生态需求以及周边的环境氛围。我想,设计者应该真正理解“因地制宜”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因地制宜的设计才是最亲切的,也更有生命力。⑩
2.庭园理水
中国园林讲究“无水不成园”。⑾无论北方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私家园林都对水这种自然元素备加喜爱。“一池三山”、“水狭必间其隔”等等都是有关水景的重要理论。在岳麓书院的环境布局中,水体布局显示了传统园林中水面开合有序、大小曲折变化的特点。水中有桥,紧密结合植物微地形,丰富了园林的空间层次。在水体景观的形态上讲究动静变化,运用大小对比和溪流,桥栏外侧刻有梅、兰、竹、菊“四君子”,让湖湘文化随处可见。
3.步移景异
区区几百平米,何以小见大,向人们更好地展示景观,是作为园林设计者设计上首要考虑的问题。岳麓书院采用了步移景异的设计理念。将几个焦点景点作为道路变化的对景,道路线性的曲折变化则紧密结合这些对景景观展开。这样的处理手法一方面丰富了空间的层次变化,另一面很好地保证了景深。
4.植物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之精巧在于她遵循画理诗情,还常常赋花木以人性,这也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许多植物的品格象征:如牡丹的豪放富贵、莲花的吉祥如意、梅花的坚强高洁等等,还有石榴代表多子多福、柿子代表事事如意,紫薇代表家庭和睦,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所以,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多赋草木以情趣,才能使人们更乐于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也能让我们的作品更有人情味道。
园林是人与自然的结晶。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时代的要求;能与自然更好地交流,是现代人的渴望。“一种风景就是一种心情”⑿,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认为最美最美的景致。我想我们的园林作品应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韵,能与人们心中的美很好地交流,产生共鸣,陶冶情操。中华民族有落叶归根,尊重祖先的习惯,注重文化上的继承和文脉上的延续。⒀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是一种方法也更易取得成功。我想这也是岳麓书院带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补记:
岳麓书院景观设计的最初是表现在现实生活空间中的,是为了给上山求学的学子一个干净纯粹的文化生活的现实物质环境。岳麓书院被称为千年学府,可以说它与湖湘文化几乎是同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湖湘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而它成为湖湘文化的象征。即便是在千年以后的今天它作湖南大学的前身,除了本身的优美景色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其历史文化的教育作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的眼界的开阔,人类对自然和美的理解也不断加深,因而对美好生存环境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园林作为一种创造人类优美环境的综合艺术,其目的就是向人们提供亲临自然之境、享受自然之趣的良好氛围。岳麓书院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一朵奇葩,对世界造园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岳麓书院的许多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如果我们加以认真分析研究,并从新的视角去理解应用,肯定会发现经典的为自己所用的亮点,而不仅仅只看到表面的文字却无法感受它的人文气息。
[参考文献]:
⑴:计成.园冶·园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⑵: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⑶: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先进[M].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⑷: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⑸:冯采芹.绿化环境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⑹,⒀:文汇报2005年5月11日版次:2
⑺:费尔巴哈.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⑻:中国优秀园林设计集(一)[M].番禺:广东科技出版社,1989.
⑼:沈括.梦溪笔谈:卷21[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⑽: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编辑:zhaoxi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设计师既是场地修缮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谋共建的方式,以生态、健康、友好作为核心手段,修复大院环境,创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区环境大幅度提升,社区邻里互识,温暖度开始回升,成为绿色创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项目【详细】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