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间的缩影 罗马人论罗马花园
2012-05-17 08:58:00 作者:田甜 刘晓明 来源:《风景园林》杂志 浏览次数:
4.2 古罗马花园的社会伦理道德
古罗马人在拉丁文学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述上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这种对花园非常两极化的态度源自整个社会的巨大贫富差距和森严的伦理阶级划分。花园或是被作为传统生活的经济物质来源,或是被用作象征着奢华的阶级伦理地位。因此古罗马花园呈现出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小到个人后厨的菜地,或者花钵栽植的花草树木;大到装饰性的花园,别墅柱廊式的小游园,商贸市场、祭祀场所或公共空间里的大公园;还有贵族私人属地里宏大的自然景观。
老普林尼总结了早期古罗马自给自足社会中乡村理想花园的作用。他认为“生产型的后厨花园象征了古罗马人与自然之间理想和谐的关系”[3],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提高了自然的生产力,同时这一关系也是符合罗马人早期能武能耕的传统精神的。古罗马花园本身就是穷人的农场,农民通过买卖花园中的农产品,获取他们的劳动所得,而这些农产品也正是对他们身份的直观评价。以上可以看出罗马人思想里的花园与农民阶级是分不开的。文学作品中在对花园的描述中也包含了强烈的阶级元素。前文提到的老加图虽位居高官,却依然坚守着古罗马精神,年老时仍然从事农耕这种清贫的乡村活动,并把这些花园农场的实践记入他的书籍中。同样,大量出土的别墅也显示出了主人对他们属地功能以及生产能力较高的关注度。尤其在奥古斯都执政期间从传统乡村里发展出来的独立农场,毫无疑问地表明理想型的乡村花园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然而从共和时期开始奢侈型花园展示财富的园艺活动代表了主人极高的社会地位。古罗马著名的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这部著名篇章中就提到贵族属地里那些代表最高阶级的住宅或办公地的附属品包括有阳台、入口大厅以及为拥有更广阔的公共景观而设计的大型树阵以及散步空间。“回廊中央的室外空间应该用一些绿植布置;在室外散步是非常健康的,特别是对眼睛……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4]这些观赏性花园中渐渐增加的不能结果的奇花异草表明这一时期的主人已经不再关注传统生产型的花园特质,转而表现他移植海外树种的实力和财力。同时这些从海外引入的珍贵树木也体现了帝国至高无上的权利。正是共和国后期和帝国时期的罗马权贵把这种和谐的关系转变成了对自己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帝国时期的贵族中还有一批哲学家们,他们也都居住在自己的花园中。比如作家小普林尼(Pliny the Younger)、诗人斯塔提乌斯(Publius Papinius Statius)以及马提雅尔(Marcus Valerius Martialis)他们的作品已不再关注别墅花园的传统社会道德,更多的是在哲学上追求希腊古典时期和拉丁文学中广泛存在着的理想型别墅花园。小普林尼在他写给其他古罗马作家的书信中提到:“你很惊讶我如此地喜欢我的Laurentina别墅……当我结束城里繁忙的事务,我可以在这里度过一个令人满意的夜晚。”“当我退休以后可以住在这座避暑山庄里,可以在农神节享受自己的节日,仆人们可以尽情欢笑,却不会打扰我的研究学习。”[5]他们在花园中采用希腊时期体育场或学校花园这些元素形式,作为罗马别墅中的柱廊花园和散步道等花园景观。这些花园不再是个人财富经济实力和帝国财富的象征。还有一些哲学家们把花园中这些临水建筑、屋顶花园和柱廊式花园作为一种社交活动的场所。
4.3 古罗马花园的诗歌艺术特征
古罗马时期的文学艺术思想与花园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拉丁文学作品里描述的花园和真实存在的古罗马花园都是带有艺术创造张力的自然景观,都是自然与人工的结合。老普林尼就曾在所著的神话和文学作品里对花园进行了大量的描述,他这样赞美花园:“让花园得到它应有的荣誉……我们必须承认仅用语言来描述和赞美这样看似微不足道的景观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古罗马湿壁画中尽管呈现了花园的自然形态,但事实上画中植物和工艺品的摆放位置更多地是取决于艺术家的构成思维习惯而不是单一的景观设计(图06)。同样,文学作品中对花园景观的描述通常也是为了满足修饰、或上下文联系的需要,而不是基于真正的园艺和气候条件。而真实存在的古罗马花园也不是纯自然的模拟,是人工设计出来的独立作品,因此也代表了一种创作艺术。这种人工与自然的融合是文学作品或人工独立作品的主旨,都反映了古罗马花园诗歌般的艺术创造。
在拉丁文学诗歌中,建筑和风景画再现了文体中描述的空间模型,而诗歌和画中共有的动植物等景观元素更是加强了诗歌创作和真实园艺活动之间的联系。例如古罗马花园中花冠等元素象征了花神、肥沃、纯洁等文学涵义,同样在古罗马的诗歌也常常出现花冠等景观元素。古罗马奥古斯都时代著名诗人弗吉尔(Publius Vergilius Maro)在诗歌中描写了了意大利西部Tarentum一名老者的花园,这里有不同季节的花草繁衍,还有在树冠下乘阴饮酒聚会的宾客等等——“森林里的白蜡树是最美的,还有花园里的松树、溪边的杨树以及山顶上的杉木都是美丽的。”[6]这些文学和哲学作品开创了古罗马花园诗一般的隐喻表征,象征了花园自给自足的理想状态。同一时代的抒情诗人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也常常把他的Sabine农场作为其诗歌的理想场景,自然景观的描写和美景插图同样是其诗歌的重点,比如用喷泉、树荫、花草树木来营造希腊诗歌中理想哲学花园的氛围,“这里有我许多的愿望,在我住宅的附近有一块不大的空地,里面有花园,有汩汩流水的喷泉,另外还有一片小灌丛”[7]。在古罗马文学作品中这类花园已被作为一种自给自足的理想型的哲学花园,象征着这里是一片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私人小属地。
4.4 古罗马花园的帝国文化特征
帝国时期古罗马花园受文学家、哲学家的影响渐渐超越极尽奢华的花园模式,开始追求观赏性的休闲花园。在斯塔提乌斯和小普林尼的作品中可以找到真正观赏性花园的完整描述,这两位作者不再将花园作为他们经济财富的象征详加描写,而是将自我作为花园主人和使用者作为出发点,描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些罗马本土演发出来的新思想、新设计以及对理想的新追求都反映了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人对休闲环境和文学追求上的巨大转变。这两位作者深受花园和乡村郊野的经济特质的影响,开始关注花园的闲适性,这些思想都无关政治的支持或倒戈。斯塔提乌斯在他的著名作品《诗草集》(Silvae)中对他富丽堂皇的私人宫邸尤其是对精致的建筑和景观进行了大量的描述,例如他在索伦托(Surrentum)的别墅“位于以塞壬女妖命名的围墙和建有庙宇的峭壁之间,看上去像漂浮在Dicarchean海上一般,海岸靠近Bromius,高山上爬满了葡萄藤”[8],位于蒂沃利(Tivoli)的别墅则是建在Aniene河边的,而Villa Maritime别墅也是建在海边的,这种私人景观对自然的借景和模仿都凸显了花园休闲的特征。他精心打造自己的私人别墅已然脱离了极尽奢华的特征,而是寻求一种自然哲学上的安宁和平的休闲生活状态。他的这种思想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很多体现,在强大的帝国文化政治上也得到了一定的支持认可。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设计师既是场地修缮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谋共建的方式,以生态、健康、友好作为核心手段,修复大院环境,创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区环境大幅度提升,社区邻里互识,温暖度开始回升,成为绿色创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项目【详细】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