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申遗”是良好的文化助力

2012-06-18 09:55:58    作者:刘巽达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6月9日是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不少人再度提议"外滩申遗"。消息见诸媒体,引来一阵讨论和争议。申还是不申?申遗利大还是弊大?"申者"认为有利于外滩建筑群的保护,将更加提高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含金量。"不申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对濒危遗产优先保护,如上海的石库门建筑,而外滩老建筑现在还在被有效使用,开咖啡馆、画廊、顶级品牌专卖店等,一旦申遗成功,建筑需要按文物来保护,这对于外滩及周边的发展未必有利。

  虽然各路精英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都认为通过"外滩申遗"的命题,会令更多人意识到外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这个道理,从而更加自觉地重视和保护,避免不适当地使用。他们还有一个共识,即都认为,在外滩申遗问题上,最要不得的是狭隘思维:动辄"殖民的罪证"和"屈辱的印迹",动辄"替洋人张目"和"灭自己志气",使得我们的眼界一叶障目,心胸一石挡道。在人类的文化长河中,人们经历了各种社会形态,留下了众多璀璨的文化遗产,以文化的视角观之,外滩建筑群呈现的是一种优秀的人类文化,是中外文化精英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艺术成果。建筑身上透露的人类智慧,才是我们最应关注的。简单的贴标签式的泛政治思维,不利于人类优秀遗产的存续和保护。诚如建筑专家所言,举凡金字塔、长城、始皇陵、故宫,还有奥斯维辛集中营、广岛原子弹爆炸地……无不具有"惨烈"的背景,如以"阶级立场"而非"文化本位"评判之,就会陷入文化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

  "外滩申遗"的提出,有效激起了文化涟漪,让人们有机会仔细深入地打量外滩:究其内涵,探其底蕴,谋其现世,问其未来。这才是"申遗"的意义所在。矗立在我们故土的任何世界文化遗产,其主要作用不是"生意",而是"文化"。它们用物质形态展示我们文化的伟大,载负众多精神意蕴。而对遗产的珍视,首先应从"激发当地人民的文化自觉与自豪"开始。就外滩而言,在申遗前,更要紧做的事是:让上海人真正"走进外滩",了解外滩。应该首先向这座城市的人民"开放外滩",普及"外滩文化",让外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活的建筑博物馆。这对于提升市民的荣誉感、尊崇感、归属感,具有重要价值,所谓"与有荣焉"是也。由此出发,开始申遗,一旦成功,物质与非物质会水乳交融,这才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共舞。

  由是观之,外滩申遗,乃良好的文化助力,有助于我们全面检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价值。当这些遗产足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时,足以推动我们的保护自觉时,"申"还是"不申",真的不重要。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如何防止中国历史文化古街的千街一面?

  要解决历史文化街区在开发中千街一面的问题,首先要从理念和认识的高度真正将历史街区作为一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再开发,只有这样才能自发的去挖掘其多方面的价值,并将之作为推动老城复兴的重要手段加以传承和发扬【详细】

上海浦东足球场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正式获批

  2月14日消息,著名体育评论员姬宇阳在微博中透露,上海浦东足球场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正式获批,作为上港新主场,浦东足球场是能够满足FIFA国际A级比赛要求的专业足球场,球场固定坐席数为33765个。(图片来自姬宇阳微博)【详细】

官员被免职建园林 400年后成了文化遗产

  园林是苏州的名片,多研究一下园林的历史,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许多古代园林都是官员被贬官后回家建起来的,苏州自古就是一座适合生活的城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