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大古典园林展示(2):青浦曲水园
2003年,留美青年建筑设计师马清运应邀来到青浦,决心破解这个“两难”问题。马清运认识到,曲水园的“两难”,实际是反映了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生活中“公园”两种理念的冲突。中国古典园林反映了中国仕大夫的世界观,注重与自然的交流,挖掘心灵世界的万象,内部精彩无限,对外则是—圈围墙十分封闭。公园是公共空间,是密集的居住状态形成的社会交往场所,是现代都市文明最根本的元素。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那些仍保留十分明显传统居住状态及空间格局的城市,何以保持原生状态,能否激发都市文明的能量,是新一代建筑师不可回避的论题。
马清运通过“边界公园”的设计,将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及其所携带的公共活动引入传统的园林空间,正确解决公园的“园”和园林的“园”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改造设计中,把整个活动场地从南向北分成四条,在概念上赋予每个场地不同的职能。最北边是曲水园的南边沿,由实墙及步廊组成。第二条是水渠,由水道及两岸形成。第三条为广场,由广场地面及不同的踏步、坡道组成。第四条属于公园路的路旁景观,由原有的行道树及入行道组成。其中,第一条的职责是结束古典园林的处理手段,并预备向现代公共空间转化的各种可能,处理手法上沿用了古典手段,采用了柱廊同景,窗墙的组合使廊与墙关系不断变化。在平面上廊时而在墙的北侧,朝曲水园开放,时而在墙南侧朝公园路开放。时而柱廊与实墙合而为一,时而又一分为二,合时有借景花窗,分时有天井小品。第二条水道体现了城隍庙和曲水园的关系,通过水道分割,既保留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又将城区公园路的公共活动与曲水园的静谧微妙相连,真是步移景变。
与传统对话,强调创新,不造“假古董”,马清运认为,新的就是新的,不要“装古”。为此,他在设计上有意识引进一些现代元素,暗示“此岸为新岸”的事实。公共广场通向曲水园的三座桥,桥的扶手没有采取古典的木格护栏做法,而是轻盈的钢结构,无支架的纯玻璃扶手护栏,使桥具有强烈的漂浮效果。但为了提示人们桥的另一端是古典氛围,铺地则采用纯粹古典园林铺地方式。新形成的景墙步廊,与原来的景廊体系连接出,转角设置了一个角厅,处理手法完全现代,用厚实的混凝土板折叠而成,但古典造型的逻辑犹在。曲水园“边界公园”的设计实践,创造性地把封闭传统的园林引向了开放的城镇现代生活空间,这一探索得到了有关专家的首肯。
曲水园园内景观
一进曲水园,仰见仪门古典砖雕,仪门正面上镌“古邑灵迹”,背面雕着“一文园址”。院内梅树古松,让人心醉神迷。进内是九曲长廊回环,廓外百花争艳,宜于闲步神思。
跨入仪门,便被一袭迎风而来的桂香所陶醉,身不由己地循着花香,来到了“凝和堂”。凝和堂为全园主景,宏丽轩敞,堂前有小院,筑粉墙,设花坛,载植女贞、金桂、白玉兰、白皮松等树木。堂皆涂以紫红色,端庄凝重,堂中匾额初为清代李鸿章所书,堂之东西两壁悬有五尺长大幅字画四条。从凝和堂东侧厅出芭蕉院门,右边即花神堂,旧名花神祠,建于光绪十年。原堂内塑有十二月令花神像。每年逢农历二月十五百花生日,才开花以祀花神。
编辑:anna
相关阅读
汪怡嘉:特色城镇的景观设计与实践
汪怡嘉女士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造园景观系教授,曾任AECOM 中国区景观设计副总监,致力于园林景观规划及设计已有二十年以上。她多元化的项目经验来自美国、台湾、香港、中国大陆及其它亚洲不同地区的项目。项目类型包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