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草草亦增收 一产也应高精尖

2012-08-01 09:18:37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步入扬州市江都区丁伙镇的花木产业园,满眼都是参天的大树,名木品种之多让人惊叹,而假山瀑布、方亭、草亭、木平桥、石拱桥等则令人恍若置身扬州园林。记者在现场看到,如此美景的产业基地,成为村民免费公园的同时,更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

  曾经的“包工头”,如今成了花木达人。朴园负责人朱林告诉记者,从起初尝试几十亩地到现在300亩地,他投资兴建的朴园,规模越来越大,目前总价值已逾亿元。“我的镇园之宝是一株百年紫薇,当初有人出了奔驰价来买,我都没舍得卖。”他自豪地说。

  当地不少花木种植大户看到大树产生的经济效益,纷纷念起了“种树经”。而横沟村龙川盆景园里老许的故事,更显示了第一产业的潜力。

  皮肤黝黑,身材不高,操着口音浓重的扬州话,许荣林走到任何一个盆景前,都能立即报出它们的名字,更绝的是他还为每一个盆景赋诗一首,当场背诵出来。“狂放不羁笑傲天,酩酊挥洒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朝,无奈臣是酒中仙。”老许的得意之作黄杨盆景名曰“太白遗风”,曾第七届中国盆景展上获得金奖。

  “政府看中了我的这个收藏,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专门辟出40亩地,由我来管理这个“盆景王国”。现在我这里是高级农家乐,餐饮、住宿等都会跟上。”许荣林说。

  “找准角度,花木行业也能做成文化产业,服务产业。去年,江都区仅花木产业年产值11亿元,带动农民就业5000余人,年人均增收1000多元。谁说第一产业不要讲究转型升级?只要能做精做强,“花花草草”也都能成为农民增收的引擎,”扬州市江都区委书记倪士俊说。

  目前,江都区花木种植面积已突破20万亩,占第一产业比重超过15%。不仅如此,江都还将发展“花花草草”的这种思路用到了大农业上,以“三品”农业为主导,全面提升第一产业的水平。

  江都区农委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耕地面积104万亩的江都区有80万亩种上了农业“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目前“三品”基地占耕地比重、粮食亩产、高效农业设施比重三指标提前达到省定农业现代化水平,花木、蔬菜、特种水产三大主导产业分别突破了20万亩。农田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建成田头有路、灌溉有渠、排水有沟、控制有涵、交通有桥的高标准农田。

  “农业转型升级势必要流转土地,但我们更注重从根本上增加本地农民的收入,这就需要多引擎驱动,切实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来源。”倪士俊说。

  据了解,江都区一方面通过引导农民以承包的土地入股,实施土地股份合作,目前已有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约750个,三大合作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比重达60%,入股农民坐享土地分红,带动增收近5亿元。同时,江都区的农机总动力52万千瓦,拥有联合收割机、插秧机4526台,列全国首位。仅农机跨区作业一项每年就带动农民增收2亿元以上。

编辑:lia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园林中阳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阴影中的草坪

园林中阳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阴影中的草坪

  对于花园的道路来说,观赏草可以构成令人喜悦的道路边缘,但是,这样的边缘需要很精心的维护,否则景观也许会不尽如人意。为了边缘草坪的修剪,宽阔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机来修剪;这种方法尤其适合用于沿道路两旁的缓坡地形【详细】

园林水系池岸景观设计

  近来,环境景观越来越注重水体,无水不灵;有的房地产公司还提出户户开门临水的要求。而在实际操作上,水面边岸则是易被忽视且不易设计、施工好的项目。其所占投资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讨。【详细】

江苏扬州古运河畔“长”出生态公园

  4月15日,位于江苏扬州南部城区的古运河畔,占地3300多亩,总投资57.48亿元的三湾风景区,鲜花怒放、绿树成荫,春意盎然。经过两年多的规划改造,昔日杂乱不堪的城中村和滩涂地,变成了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运河文化等功能【详细】

中国园林发展脉络与概述

中国自古以来有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传统,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