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试点项目显示民众旧习难改
北京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对家庭用能情况为期一年的调查表明,在发改委确定的8个低碳试点城市中,尽管有关绿色日程的知识得到广泛普及,但只有少数人过着“低碳生活”。本次调查包括3200余份问卷和采访目标地区不同收入水平的3至5个家庭,意在确定当地居民是否听说过“低碳”生活方式,以及他们是否努力通过日常选择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按照2010年推出的试点计划,这8座城市———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和保定———正尽力确定减少碳排放并保持经济增长的途径。达尔问发现,在媒体的推动下,关于低碳日程和绿色行为的知识已在公众中得到普及。近99%的受访者了解气候变化并知道低碳生活方式概念。但只有少数人在切身实践此类理念。例如,在天津的135名受访者中,仅有10人表示为保护环境不买汽车。在有车一族中,每天都开车和大多用于长途出行的比例分别为62%和31%。不同群体的低碳意识存在明显差距:普通工薪阶层乘坐廉价公交,并非出于低碳考虑而是别无选择。白领阶层通常驾车出行是图方便或工作需要,尽管他们清楚这并非低碳之道。
研究表明,由于农村用能受制于各种经济因素,能源结构变化缓慢。达尔问的调查表明,面对社会惯例和生活不便的个人,很难改变其生活习惯,他们看不到其选择的影响力并常常感到无助和孤立。这意味着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型措施,是改变家庭用能习俗的合适方法。
相关链接: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城市概念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中国学者黄光宇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
从广义上讲,生态城市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编辑:ljing
相关阅读
王文杰:哈尔滨城市森林研究看生态城市建设
最近在贵阳召开了生态峰会,提出了要建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200个国家级森林城市,这是到2020年的目标,现在已经有165个了,到2025年要增加到300个。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树木大有可为【详细】
车生泉:生态城市与海绵城市
2017年9月2日下午,在河北衡水举行的湿地园林与生态城市建设研讨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副院长车生泉教授发表题为《生态城市与海绵城市》的主题演讲。他提出,城市中人是核心,城市生态系统应当是以人为主体【详细】
塔瓦才•科博凯奇:生态城市景观方法
2017年9月2日下午,在河北衡水举行的湿地园林与生态城市建设研讨会上,亚洲著名景观设计师、泰国LAB景观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塔瓦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