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意就拆 莫让设计争议能成建筑“杀手”

2012-09-06 09:34:26         来源: 新闻晚报     浏览次数:

  苏州地标式建筑“东方之门”近来成为网络热议的对象。很多人抨击这样的设计非常丑陋,因为远远看去,这座双子楼像是一条“大秋裤”,对此,有关方面的回应是,这是让世界了解中国之门。

  究竟是 “大秋裤”还是 “东方之门”?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笔者觉得不必急于下结论。当下,有关这一设计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创意上。而创意本身是很抽象的,到底什么样的设计有创意、什么样的设计没有创意,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历史上,有些建筑在建成时备受诟病、被批没创意,但假以时日却成为经典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门前的玻璃金字塔,莫不如此。就连摩天大楼本身,其诞生之初也很具有争议性,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平息——很多人觉得摩天大楼除了高之外一无是处,不仅会导致交通拥堵,还会有很多安全隐患。然而,摩天大楼诞生之后,却成为了人类工业文明的象征之一,在任何一个现代化城市中都比比皆是。

  因此,对于这样的设计,我们应更加宽容一些,把评价的权力留给历史。相关的开发商也应以平常心看待争议,有争议并非坏事。

  说到这里,与其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去争论一个建筑的设计是否有创意身上,还不如更加关注中国建筑领域存在的另一个大问题:因为建筑短命而导致的浪费。我国每年因此而产生的建筑垃圾以亿吨计,而建筑材料包括钢材和水泥在内都是高耗能产品,建筑垃圾如此之多其产生的能源资源浪费十分惊人。而导致建筑短命的原因除了商业驱动、追求政绩之外,还有规划不合理以及所谓的设计老土、过时。不少地方将十几年前、甚至是几年前建成的一些建筑贴上“老旧”的标签,以影响城市形象为由而将其拆除。这样的例子有不少,一些城市十几年前的标志性建筑在建筑质量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就是以此为理由而被拆除,换之以 “更气派、更新潮”的建筑。而有些建筑则因为所谓的设计丑陋,刚 “出世”就被“掐死”,比如在今年8月,饱受争议的乌鲁木齐市三屯碑 “飞天女神”花堆造型在夜幕中被拆除。从建成到引发网友围观,再到最后被拆除, “飞天女神”只存在了十多天。

  对于这样的现象,应分成两种情况加以对待。一是,如果建筑的拆建纯粹属于商业行为,我们应该在尊重的前提下,去判断建设当初是否存在规划不够科学、超前的问题,毕竟,建筑使用寿命如此之短并非好事。其次,如果建筑本身涉嫌形象工程,其拆与建涉及公共资金,这就应该严肃追究决策者的责任,因为这样的浪费是对纳税人的极端不负责。而据新华社一年前的一篇有关短命建筑的报道,有关统计显示, “短命建筑”中大部分为公共投资项目,但至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官员为 “短命建筑”埋单。

  当然,如果有些建筑只是设计上存在争议,而其规划以及决策过程都经得起考验,没有草率为之,那么对于这样的争议性设计,有关方面也应Hold住,不能因为有人“拍砖”就进退失据,以至于劳民伤财。

  无论如何,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是今天的创意之争到了明天,就成了这座建筑短命的理由。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每年短命建筑浪费超4600亿 需源头处理祸根

天津“全国第一拆”、西安市118米高楼被爆破拆除、郑州2010年建成天桥被整体拆卸,短短两月内,就有3起成本巨大的地标性建筑“倒下”。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估测,“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因过早拆除房屋导致的“短命建筑”浪费就超4600亿元。【详细】

管住“短命建筑”背后的权力任性

近日有媒体报道,郑州一座花费数百万元建设的天桥仅使用5年就被拆除。笔者梳理媒体报道发现,近些年类似的“短命建筑”颇为多见。如果这些建筑质量有问题,被拆除情有可原,但很多建筑恰是在“青壮年”被拆除。如此折腾,劳民伤财,损害政府部门形象。【详细】

"短命建筑"频出 城市建设应多些"融合思维"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短命建筑”频繁出现。比如,刚修好不久的道路,却要重新翻修;刚投入巨资打造的大厦,却因为新的规划而要拆除。相关部门的盲目决策以及不科学、不合理的规划,使劳民伤财的事情接连发生。【详细】

评论:城市规划杜绝"指手画脚"

近年来,“短命建筑”层出不穷。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85.8%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所在城市有过“短命建筑”。长官意志是其一。《城乡规划法》规定,规划一旦实施就不能随意更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