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的城市化不能以终结乡村文明为代价

2012-09-27 09:20:00    作者:张孝德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浏览次数:

  在西方式工业化、城市化的目标导控下,在政府主导运动式的城市化浪潮中,承载着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农村正在经历着被终结的命运。

  一、三种力量正在推动中国乡村文明的终结

  (一)在文明形态上使乡村文明失去存在的时代理由

  在文明形态上判处乡村文明的死刑,使其失去存在的时代理由。不论是全覆盖的“拆村建区”的城市化,还是来自某些大城市市域内村庄社区化管理,以及在许多县正在的搞“拆村进城”农民被城市化;不论是主流学者所主张的五年内让农民工终结的城市化,还是各地政府正在编制的、雄心勃勃的城市化率成倍增长的城市化目标,在所有这些理论和行动的背后,都不约而同的包含这样一个逻辑:中国城市化过程就是让中国乡村走向终结的过程。其理论逻辑很简单,首先西方发达国家所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有前车可鉴。其次由于中国古代五千年的文明属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的载体又是农村,而近代以来兴起的工业化载体是城市。所以,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必然成为农村与农民消亡过程。

  (二)在经济发展上使乡村文明失去存在的根基

  在经济发展上,通过偷梁换柱、釜底抽薪,致使乡村文明失去存在的根基。尽管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的东部乡村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已经证明中国农村能够承载工业经济,尽管许多乡村也以其独特的资源和地缘优势发展起来与市场接轨的乡村产业,但是按照目前流行的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模式,按照农村现代化就是农业生产规模化、资本化的发展模式,不仅并没有给农村产业发展留下应有位置,脆弱的农村产业还受到了来自政府推动的大资本挤压,还遭受到“拆村进城”导致原有家庭式传统产业丢失的压力。这就是在大规模村改区后形成的三无(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保)新市民。

  (三)在文化传承上使乡村文明的文化传承断根

  在文化传承上,改变乡村文化传承模式,形成反乡村文化,让乡村文明的文化传承断根。进入21世纪以来,对中国乡村文化的传承,最具有杀伤力的,就是在全国进行撤点并校的改革。据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国内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了52.1%,初中数量下降26.19%。有关撤点并校的利弊讨论目前仍在进行中。但撤点并校对乡村教育,最致命的还不是目前讨论的教学质量、寄宿造成的农民负担过重等问题。撤点并校这一做法最致命的后果是正在从根上改变中国乡村文化的传承模式。撤点并校背后的潜台词,是乡村作为愚昧落后文化的载体,不利于下一代的成长。 是从娃娃开始就切断了他们与乡村文化的哺乳关系。由于中国几千年的乡村文化第一个老师是他的母亲,另一个老师是他们的乡村生活。让学校离村进城,从小学就开始寄宿离开母亲的教育,很轻易地改变与切断了中国乡村文化的传承通道。

  二、终结乡村文明的城市化触动了中国文明与社会发展三条底线

  对于上述三种力量推动中国乡村文明终结的趋势,如果以西方式的城市化为参照系,被认为是顺应世界工业化、城市化潮流必然趋势。但是,如果把这个所谓普遍规律的大趋势,与生态文明发展新时代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时,则会发现,这个普遍规律给中国带来的是潜在风险和代价。

  (一)终结乡村文明触动了中国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底线

  目前关于城市化规律解释,主要是来自单一经济功能的角度。但是从文明与文化的视角看当今的城市化,则会发现,城市不仅是经济载体,也是文明与文化传承的载体。在同样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具有不同文明历史和文明形态的中国和西方则会发生不同作用。

  支撑古罗马、古希腊文明的经济基础是古代工商业经济,工商业经济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它的载体是城市。近代以来在西方崛起的工业文明,恰恰是根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工商业文化的基因,在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中被激活,与18世纪工业革命释放巨大物质能量相结合,形成了近代以来改变世界新文明潮流,这就是以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为内容的工业文明新时代。近代以来工业文明从西方走向世界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西方古罗马、古希腊的文化借助工业化、城市化从西方走向世界的过程。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报告》出炉

  记者从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获悉,由该研究委员会和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详细】

从建筑看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当今我国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要工作,其意义和影响不言而喻。虽属文化问题,但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物质载体则遍布于经济社会的诸多领域。建筑文化就是其重要形式之一。建筑和城市规划【详细】

特色小镇建设:三大问题及应对之策

  自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以来,形势喜人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苗头和认识偏差,这需要我们及时理清和调整。当前,我国特色小镇发展存在三大问题:以招商引【详细】

徐林:城市化是中国未来最重要结构性改革

按照维基百科的定义,城市化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过程中是农业劳动力像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居住,以及整个社会不断适应这一变化的过程。我特别关注后面这句话,"整个社会不断适应这一变化的过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