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家乡打造红高粱景观不靠谱

2012-10-19 08:21:12    作者:南薛     来源:新京报     浏览次数:

  中国作家莫言于近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家乡,山东高密政府准备投资6.7亿元打造旅游带,包括莫言旧居周围的莫言文化体验区,将投资上千万种植万亩红高粱。(10月18日《新京报》)

  莫言老家物流园区管委会主任范珲也发愁的是如何种出万亩红高粱,在莫言的家乡,由于收益太少,高密当地的农民已不种红高粱。他透露种植万亩红高粱估摸着一年要投入一千万,但目前钱的来源还没解决,但是他说就算赔本也要种。按这种说法,当地政府是铁了心要这么捧莫言了,但这样的方式着实让人担忧,捧过度了无异于是给莫言扣了帽子。

  “莫言”这把火烧热了整个中国,不少国人为之疯狂,全国各地的书架上的莫言作品销售一空。这是好事啊,莫言文化得到了很好地传播,可这热也需要有个度才行。莫言获了奖,中国高兴了,山东高密也高兴了,但最主要的是莫言高兴就行,可当地政府这种欠考虑行为,估计莫言本人是高兴不起来了。

  红高粱为什么在高密停产了?据了解,当地政府之前有补贴政策来鼓励农民种植,但红高梁这种作物产量并不高,并且高粱的价格也不高,在用途上除了酿酒之外用做其他的很少,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很少,久而久之就都没人种了。而当地政府表示是在文化体验区种植,也就是说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旅游,而不是当做农作物来种植,这样就会造成投入与回收不成比例,只能是亏本,说是政府出资种植,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财政还不是纳税人的钱,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得农民掏钱。再说,莫言的家乡本来就是一个贫困地区,政府想打莫言旅游品牌的思路是对的,但这种方式只可能是加剧当地的贫困状况,造成当地的农民收入减少。莫言现在是火,但一年后呢,三两年后呢,这是没有办法预测的,投资6.7亿宣扬红高粱文化,花一千多万种植万亩高粱,打莫言的旅游品牌,这是当地政府的一把豪赌,而且关系着当地群众的利益,政府该好好想想了。

  读者曾经知道的红高粱,让莫言家乡值得自豪的红高粱,如今却消失得无影无踪,沦为一种记忆。因为种植红高粱并无多少利润可言,因此,当地农民并不愿意种红高粱。在高密,管委会曾经为了鼓励农民种红高粱,每斤高粱补贴一块钱,然而,即使如此,也没有农民愿意种红高粱。这说明,种植红高粱收益很低甚至没有收益,农民当然不愿意去种。这让当地政府倍感失落,作为《红高粱》的发源地,怎么能没有红高粱呢?特别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红高粱尤显重要,这可是文化旅游资源啊!全国掀起莫言热,高密作为莫言的家乡,当然应该更热!全国人都有一种“莫言冲动”,作为莫言的家乡,当然应该更冲动。因此,高密计划种植一万亩红高粱,这种想法可以理解。

  但是,在种植红高粱收益不高甚至赔本的情况下,农民自愿种植红高粱有点不现实,更别说万亩那么多了。因此,当地官方唯一能做的就是,用钱砸出“一片红”,投入巨资种植红高粱,至于是否有利润回报,这并不重要,在“莫言热”的冲动下,决策者并不计较经济回报,现在就是赔本赚吆喝,玩的就是心跳!

  弘扬莫言文化,还有很多其他的好方式,修葺故居,哪怕是建一个有意义的纪念馆都行,种植万亩红高粱这种事确实不靠谱。莫言的文化值得宣传弘,政府有这个职权,但是要用恰当的方式,合理的计划,而不是冒着风险拿群众的利益做资本,说严重了就是政绩工程,是对人民群众的一种不负责。而且,一旦使当地经济收入下降,造成不好的影响,那遭骂可能不止当地政府,莫言也会受到牵连,这是给莫言扣帽子埋下的伏笔。莫言获奖其实也只是他个人的事,他肯定不愿意因此而让生活中产生困扰,我们也不希望看到让中国引以为傲的一代文豪形象受到不好的影响。作为政府部门,在很多情况下要以广大群众的利益为主,而不是只顾及一个人的利益,总而言之,“赔本也要种”是在给莫言扣帽子,也是政府失职的表现。

  莫言曾说,自己只有站在高密的土地上,创作才有感觉,他喜欢高密的平静。可如今政府如此一折腾,高密怕是安静不了。

编辑:zhaox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丽江第一村:人杰地灵的清水古镇

  清水古镇又名清邑、清水驿、清邑街,位于丽江市永胜县程海湖南岸的金沙江狭长的干热河谷平地。从边疆沃土拓荒之早,中原汉文化积淀之深;从人才开发之多及自然村落绵延之大等诸多方面评价,堪任"丽江第一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