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 生态立市 三湖治理见成效

2012-10-30 08:48:30    作者:博 达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

  导语:

  玉溪地处滇中,因清溪如美玉而得名,素有“云烟之乡”“花灯之乡”“聂耳故乡”的美誉。2003年确定“生态立市”战略以来,先后荣获中国十佳优质生活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中国十佳和谐发展城市、中国十佳低碳生态城市等称号……

  打响“生态立市”战役

  享有“三乡”美名的玉溪,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到2002年底,玉溪的社会经济持续滑坡,产业结构单一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一个地区的发展必须有符合这个地区的理论思维和发展战略。为破解玉溪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2003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玉溪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解放思想,遵循科学发展规律,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和探索之后,确立并实施以“生态立市、烟草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文化和市”战略和“三优一特”经济发展思路,决定主打“生态牌”。

  什么是“生态立市”?“生态”何以立市?玉溪市委书记孔祥庚给出了答案,他指出,生态立市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切入点,转变发展观念,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优良生态是先进生产力,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资源。2006年1月5日,市委四届二次全会明确把“生态立市”战略调整的全市发展战略之首,提出努力把玉溪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这一调整表明,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玉溪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进一步增强,生态建设成为玉溪发展的内驱力、原动力。

  一个城市的建设不仅关乎当下,更重要的是,当下的决定会对一个城市未来的发展、百姓的幸福产生深远的、有时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影响。建设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态城市,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宜居、可持续、和谐”是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

  根据玉溪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再加上适宜的海拔高度,玉溪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2003年底,省政府在玉溪召开省长现场办公会,专题研究玉溪城市建设问题。会议提出以建设滇中现代经济强市为目标,充分发挥“三湖”优势,做大做强红塔区主城,加快发展江川、澄江、通海等城市,形成“三湖四区”生态群落城市格局和“湖、线、点”的空间布局。省政府的决策进一步坚定了玉溪“生态立市”的信心,玉溪由此迈入了一个以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并重的“大生态时代”,打响了“生态立市”战役。

  “三湖”治理见成效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中,玉溪就拥有3个,占九湖的1/3,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湖水污染综合工作,始终把“三湖”保护治理作为立市之本、民生之要,发展之基,以削减入湖主要污染物为核心,以改善湖泊环境质量为重点,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认真落实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保护条例,切实加大依法护湖治污力度,冒着风险取缔抚仙湖上的机动船艇,铁下心肠关闭帽天山周围矿山,咬着牙齿拆除抚仙湖沿岸违章和影响景观的建筑。大力实施“一退够、二调优、三保住”战略措施,扎实推进“三湖”工程治理项目的实施,着力实施“环湖截污治污、环湖面源污染控制、环湖生态修复、环湖林业生态、入湖河道治理、流域环境监管”六大工程。在抚仙湖沿湖100米内还湖7900亩、退房2.9万平方米,在沿湖海拔1722米到1900米的径流区,调整产业结构1.5万亩,保护森林38万亩。抚仙湖水质保持I类,保护治理工作受到国务院和省的充分肯定,并进入国家投入保护的层面,成为全国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的典范。

  按照“三湖”治理规划目标,到2015年末,抚仙湖全湖平均水质稳定保持地表水I类水质,经治理之后的7条主要入湖河口断面水质达到IV类;星云湖水质下降趋势得到明显遏制,水质与水生态逐步得到改善,达到V类,力争达到IV类水平;杞麓湖总体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V类。争取达到IV类。主要入湖河流红旗河和中河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V类。

  在“三湖”治理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出流改道工程以一流作风、一流技术、一流质量和一流速度,创造出水利、环保建设工程新奇迹,堪称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保护的又一典范之作。其中,两项创新可载入我国湖泊治理史册。

  创新一:水利工程与环保工程相结合。出流改道工程规划设计遵循“科学决策,严格把关”的原则,吸收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将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水利与环保有机结合,扩大与丰富了水利建设的内涵。整个工程,既注重水利设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又形成了独特的水景观,创造出碧水长清的水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使人们能感受到美好的水环境,充分体现了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和谐。

  创新二:施工工艺上的创新,在复杂的第三系地质层中打通隧洞。在第三系地质层建设一条长达10多公里的地下“高速公路”,各标段的机械化施工队钻进地下,泡在泥泞中,一米一米艰难推进。分析会、论证会开了一次又一次;世界最先进的打洞方案,提出了一个又一个。仅最后九溪段的120米隧洞,就使用了顶管法、继续顶进法、矿山法、高压旋喷法等方案;最终选择了冷冻法施工,这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尚属首次。

  宜居城市亮名片

  中心城区作为玉溪现代宜居生态城市建设的龙头,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将中心城区建设成为以水为特色的生态城市,是玉溪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从温饱型社会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是新形势下招商引资的最佳策略,是争取投资、盘活资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中心城区坚持把建设现代宜居生态城市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中心城区流动的2亿立方优质水资源,按照“三山三河三片区”的生态城市框架,着力打好“生态牌、聂耳牌”,推进了一批生态、文化、旅游、市政、交通重大项目建设,建成了聂耳文化系列建筑群、聂耳文化广场、玉溪大河防洪水系综合整治一、二期和出水口片区生态公园等一批生态景观项目,实现了“三水归流”,打造了“十里柿子树,两户大瀑布”等城市景观,改善了城市发展环境,形成了以聂耳文化广场为中心,以水为特色、聂耳文化为灵魂,集流水、灯光、名木古树、文化为一体的20平方公里北片生态文化区。

  北片区生态景观是玉溪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进行生态修复与建设的最大手笔,这一“生态立市”的大手笔为玉溪立了文化发展之基,造了经济腾飞之帆。它包含出水口生态公园、聂耳文化广场、玉溪大河三大片区,建有出水口大瀑布、玉溪大河整治一二期工程、聂耳音乐广场、八县一区古树名木园、民营企业家生态林、观景台、聂耳主题雕塑群、国旗台、文化区、聂耳山、沙滩、玉湖、聂耳桥、兰溪桥、玉龙桥、水镜桥、生态广场、河滨路、翻水闸等众多景点,种植有桂花、红枫、茉莉、睡莲等陆生水生植物121万多株,绿化面积约69万平方米,水域面积约29万平方米。景区植物品种繁多,习性各异,形成了花团锦簇、树影婆娑、碧水环绕、天人合一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昔日垃圾成堆、臭水熏天、建筑杂乱的城乡接合部变成了一幅“碧玉清溪”的山水画卷。聂耳文化广场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定期升国旗仪式广场,聂耳品牌蜚声国内,为玉溪建设文化强市,打造音乐之城提供了坚实平台。在这里,浓郁地方特色的花灯小调、龙腾狮跃的节日狂欢、百对舞者强劲有力的健美操天天表演,玉溪群众文化春潮涌动;玉溪正向全国、全世界亮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八仙过海”显特色

  随着生态立市发展战略的深度实施,全市城镇规模逐渐扩大,总体布局极大改善,形成了以一个中等城市为中心、8个县城为骨干的市域城镇体系。8县城镇建设与“三湖”生态城市群建设紧密结合,突出特色优势,形成规模结构合理、辐射带动能力强、特色突出的城镇发展格局。易门县突出水资源特色,在全省率先使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搞好县城建设,建设安易公路绿色生态走廊,打造“湖—山—屏—河”城市生态景观,改善人居环境,“滇中水城”建设初具雏形,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有效拉动了房地产、旅游文化、城镇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通海县在挖掘文化资源、创新机制、培育品牌、拓展市场上下功夫,通过引进、盘活、带动、整合,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有效盘活国有资产近700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15亿元,组织实施了秀山、文庙22个古建筑修缮和景观建设项目,完善了秀山景区基础设施,改造旧城面积5万多平方米,有效解决了古城保护与建设发展的矛盾,成为玉溪市县城建设的成功典范。华宁县突出特色优势,实施引水入城工程,将中国泉乡、桔文化、陶文化与综合整治规划融合起来,建成泉乡广场,着力打造“中国泉乡”品牌。新平县形成以县城为核心,突出彝族、傣族文化特色,以戛洒、漠沙、扬武为中心镇规划“一核三星”空间布局。江川建设古滇国文化城,澄江建设高品位的夏季旅游城,峨山县建设中国第一个凸显彝族特色的生态县,元江建设冬季太阳城。

  红塔区、通海、澄江、江川、易门、华宁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示范区,红塔区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市,新平、易门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县城,元江、华宁、易门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县城,大营街镇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镇,玉溪36个乡镇被命名为第六批省生态乡镇。

  如今,以“水”为特色、“聂耳精神”为品牌、“三乡文化”为底蕴的生态城市特色得以彰显,玉溪市国民经济进入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生态城市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和投资环境,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现实而又有巨大潜力的主导因素。抚仙湖的美丽风光和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吸引了许多外地人来玉溪长期工作和生活,也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在玉溪落户,随之而来的是玉溪人居环境得到了巨大改善和提升,生活消费逐步从“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

  美,源于天然,更体现了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的建设者们,是他们为翻开玉溪历史新的一页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勾画玉溪美好未来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毋庸置疑,这仅仅是玉溪现代宜居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起点。

编辑:dong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特色”引领新型城镇化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十九大报告在回顾过去5年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时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详细】

南宁投40亿元打造生态文化共享特色园博会

  由国家住建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南宁市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住建局等联合承办的【详细】

浙江丽水:莲都区着力建设特色通景公路

近年来,莲都区紧密结合"旅游+"建设绿色通道,积极推动生态旅游发展。近日,古堰画乡3条通景公路绿色通道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该工程是2016年莲都区投资规模最大的绿化项目,总投资1086万元,已投资近1000万元,惠及3个乡镇10个村庄,路段总长18.8公里,总绿化面积约16万平方米。【详细】

特色小镇:新型城镇化的特色担当

“特色小镇”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涉及城市未来的建设走向,也关乎农村的未来发展,因而一经提出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