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引领新型城镇化

2017-10-30 08:55:45         来源:华夏时报     浏览次数: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十九大报告在回顾过去5年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时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虽然仍沿袭城镇化的提法,但此城镇化已非彼城镇化。它不是对20世纪80年代城镇化的简单复归,而是一种扬弃,是城镇化的升华版。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定要站在新起点、取得新进展。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要遵循科学规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相关配套改革,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胆创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城镇化进程背后的经济动力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提出:“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2002年十六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围绕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五大发展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统计局数字显示,2014年国家财政性经费保障随迁子女就学的比例达到83.5%,完成农民工培训2300万人次。2014年,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740万套,基本建成511万套。201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万套。2016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比重为57.35%,与2012年相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4.7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增加8116万人,年均增加2029万人。

  十九大代表、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毛有丰对媒体表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义重大。”毛有丰还表示,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增强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群众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

  毛有丰还表示,城镇化发展不再是单一模式,各地结合自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形成了一些特色城镇化的建设模式,推动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我国城镇化潜力巨大。毛有丰表示,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距离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一般认为,城镇化率由30%上升到70%的过程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再考虑到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中包括了1亿左右的常住城镇的农民工,以及城市基础设施质量、人均拥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等因素,我国城镇化进程所蕴含的经济增长动力将更大。

  宏大前景下的机遇与发展

  今年年中,国务院批复同意《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共提出五大领域25项工作任务。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说,“一是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面,共有7项任务;二是在培育发展城市群和新生中小城市方面,共有5项任务;三是在提升城市功能和宜居水平方面,共有6项任务;四是在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共有3项任务;五是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方面,共有4项任务。”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2017年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综合政策效应加快显现的重要一年。围绕优化空间布局,要扎实推进城市群建设和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围绕宜居宜业,要扎实推进城市建设“补短板”和“转方式”;围绕一体化发展,要扎实推进城乡联动和新农村建设;围绕释放活力,要扎实推进“地”“钱”“权”等综合改革。

  措施在逐步落实。在重庆,推进基础设施领域PPP模式,建立起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有效解决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多方面融资问题;在湖南株洲,设立新型城镇化建设基金,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融资格局;在广东东莞,以创新理念推进“三旧改造”,在操作主体、改造业态、资金来源、利益分配、开发方式等方面探索多元化模式,促进了城市更新。

  对于城镇化所面临的巨大前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道,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到2020年,我国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

  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围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等系统工程,统筹推进相关配套改革,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紧锣密鼓地描绘出一幅气势恢宏的新型城镇化画卷。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也成为带动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平台。

编辑:luda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新型城镇化等将成政府投融资主要方向

  日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详细】

着眼“新”的特质抓好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加大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力度,着眼【详细】

宁夏出台新型城镇化“十三五”规划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审议通过了由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编制的《宁夏新型城镇化“十三五”规划》。【详细】

南宁投40亿元打造生态文化共享特色园博会

  由国家住建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南宁市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住建局等联合承办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