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拥堵高房价 "城市病"如何解决
当下,一些城市污染、拥堵、高房价等问题“困扰”着民众。专家指出,这些“城市病”非中国独有,不少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曾受其困扰。
存问题
在英国留学的小杨自幼有支气管炎,离开北京,远赴异国她才体会到“北京咳”的含义。她说:“原来在北京生活,很容易感到喉咙、鼻子不舒服,想咳嗽,爱打喷嚏,到英国后,感觉舒服多了。”
近来,雾霾天气让在北京生活的人饱受“北京咳”之苦。导致雾霾及“北京咳”的元凶之一是机动车尾气污染。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北京机动车数量从5年前的313万辆,增加到目前的520万辆。机动车的增加不仅带来污染问题,还引发交通拥堵。
攀升的房价让上班族“望房兴叹”,“压力山大”。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市人口数量以年均60万的速度增长,2012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069.3万,是1986年的两倍多。
“人多水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水资源总量约25亿立方米。但是,全市总用水量36亿立方米,用水量与资源量缺口约11亿立方米。此外,污水、垃圾处理能力也达到极限。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如松坦言,目前,一些城市,污水、粪便处理不了;绿地减少供氧少;很多资源吸收不好,消化不了;交通拥堵,一些生态主动脉被切断。
“见效”难
为了治理拥堵,北京、广州实行了购车摇号制度,上海推行车牌拍卖。近十年,北京的地铁运营线路从2条增加到16条,运营里程从50多公里扩展到440多公里。
“重拳”之下,许多城市的房价依然坚挺。
“现在是治理与危机赛跑。”全国人大代表罗霞说,“城市治理措施很多,新问题却层出不穷。就像治理黄河,坝筑得越来越高,泥沙却越积越厚,成了'地上悬河’,万一哪天溃坝,后果不堪设想。”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唐子来认为,过去30多年,中国城市建设的“误区”,不仅没能有效应对城市的扩张压力,反而加重了“病情”。
今年许多地方政府为治理“城市病”制定新的目标。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加快解决现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美丽城市”。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深圳……人们期待,新的系列措施能实现“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愿景。
解决之道
“城市的形成是因为人们的聚集能够为生活提供便利,实现各种活动的高效运转;一旦城市'超载’,这种便利就会消失,效率会愈加低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教授祝尔娟说。
针对“城市病”如何解决议题,祝尔娟认为:“根本出路是增能、减压,一方面增强城市承载能力,通过科技进步、结构调整、优化布局等手段实现;另一方面需要减轻城市承载压力,加大中小城镇建设,让人们在中小城镇可以享受好的生活保障,不必涌入大城市。”
对于仍然期望涌入大城市的人,专家认为,应当通过发展水平较高、公共设施齐全的“卫星城”来分流。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认为,中小城市和中小城镇应避免复制大城市的发展模式。同时,大都市周边的中小城市和中小城镇应注重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国家政策、法规要予以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叶青建议,解决城市面临问题,政府应当出台引导政策,调动民众积极参与。“必要时应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公众做出科学的选择。比如,解决拥堵问题,可以提高机动车运行成本,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停车费,这样能分流大批民众改乘公共交通。”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治理“城市病” 郑州市开出“双修药方”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详细】
改善人居环境 辽宁从四个方面治“城市病”
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底,辽宁省将对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进行生态修复,对损坏的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进行修补,以有效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详细】
北京治大城市病开十剂“猛药”
明年,北京将力争拆除5000万平方米违法建设,查处超过10万件占道经营违法行为,整治1.7万户无证无照经营和1.6万处开墙打洞,开展100个城乡结合部重点村(社区)综合整治,疏解退出500家一般性制造业企业,清理整治2569家“散乱污”企业。【详细】
青岛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56项任务
青岛市委、市政府日前印发《青岛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56项改革任务,推动青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新格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