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要过“生态关”

2013-04-26 22:21:38    作者:杜铭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

    眼下,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之所以强调“新型”二字,是为了和过去的城镇化道路有所区别。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已经持续了30多年,成就巨大,但问题也不小。其中,对于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的忽视,是带来诸多环境问题乃至社会问题的“病根”,值得反思,引以为戒。

  很多地方在城镇化进程中,之所以造成今天环境污染、资源紧张、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缠身,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过去粗放、盲目、无序扩张的发展方式所致;还是因为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和城市规模,忽视可持续发展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是因为没有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对城市、产业、人口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安排,没有统筹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最终的结果,导致了各种资源和环境危机爆发,不仅城市不堪重荷,居民也难言幸福。这样的城镇化道路不能再延续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意味着,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们要过“生态关”。

  新型城镇化过“生态关”,需要建立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要确保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得以贯彻、实施,必须有制度、机制的激励和保障,必须有政策、法规的约束和监督。如果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没有实打实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计划,很容易沦为空喊口号。既无实施方案与步骤,也无从考核评价,很容易被强烈的利益动机所取代。

  新型城镇化过“生态关”,不仅仅是种种树、搞搞绿化,建几座公园这么简单;更需要有经济的支撑。从产业来说,需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做好能源、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以最低的消耗换取最大的产出;从城市来说,需要推进功能合理的规划布局,将不同的功能、职能疏散分解到不同的区域,追求均衡发展,切忌“摊大饼”;从环境保护来说,需要推广智能、节能建筑,优先发展绿色交通,推动垃圾、污水的就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设有利于物质循环利用、具备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从而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当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新型城镇化,“美丽中国”才有了切实保障。

 

编辑:zhufe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朱建宁:美丽中国背景下的国土风貌整治

朱建宁:美丽中国背景下的国土风貌整治

从历史来讲,古今中外好的园林作品,都是国土风貌或者国土典型特征的再现。只不过对于国土风貌的再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关心奇特的一些方面,以中国园林为代表【详细】

新型城镇化等将成政府投融资主要方向

  日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