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盘锦湿地生态补偿不足退化严重

2013-06-03 09:01:49    作者:佚名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浏览次数:

  近年来,世界最大的滨海芦苇沼泽湿地辽宁盘锦湿地由于生态保护资金短缺,水利设施老化坏损严重,生态补偿又严重不足,生活在湿地内的群众因生活贫困,改苇还稻意愿强烈,湿地正面临严重的自然退化和人为破坏。

  远看就像块块疤痕

  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制造氧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作用,生态价值巨大。位于辽河、大辽河和大凌河入渤海口处的盘锦湿地,2004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不仅在东北、环渤海以及周边地区发挥着巨大的生态功能,而且是全球鸟类3大迁飞路线之一的东部路线的重要节点,有281种鸟类栖息、繁殖,是丹顶鹤南北迁徙最重要的栖息地和最南的繁殖地,是濒危脆弱物种黑嘴鸥世界最大的繁殖地,是“海上大熊猫”斑海豹全球8大繁殖区在我国唯一的产仔地,受到世界湿地保护组织和鸟类爱好者的高度关注。

  然而,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尽管多年来各级政府保护力度不断加强,但严重的湿地退化问题仍在发生。在东郭苇场记者看到,受供水不足影响,苇田内的芦苇变得稀疏、低矮、杆小,且在芦苇之间长起大片的蒲草。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昕说:“这一现象叫做苇田蒲化,是湿地退化的一种表现,主要是供水不足引起的。如果供水充足,很快就能缓解。”

  不仅蒲草化严重,因盘锦湿地内油气资源丰富,油田开采工作也在这里进行。记者看到,辽河油田的输油、输气管线和为此修建的道路在湿地纵横交错,石油开采和湿地保护形成了矛盾。废弃油井多达几十口,每口油井占地数亩,目前都没有得到整理恢复,远远望去就像一块块疤痕。

  据了解,目前仅东郭、羊圈子两大苇场苇田蒲化面积就达到12万亩,年减产芦苇近4万吨,减收1600万元。

  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党工委副书记朱长杰说:“导致湿地资源自然退化和遭人为破坏的根本原因就是保护资金的短缺。”

  为保护这片湿地,盘锦市委、市政府实施了《生态建设规划》、《滨海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规划》和《辽河三角洲湿地保护规划》等政策。同时辽宁省设立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辽河口生态经济区管委会以及盘锦湿地科学研究所等管理和科研机构,强化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湿地管理。

  但是相关法规和管理机构的建立并没有解决保护资金不足的问题,一些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旧水利设施长期得不到维修,几乎失去灌溉供水作用。

  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排灌站红旗一站、二站,承担附近26万亩湿地的供水重任,但因年久失修已经无法正常工作。而用来蓄水的闸坝也完全敞开,毫无蓄水功能。为保护湿地,辽河口生态经济区管委会建了临时排灌站,但供水能力远远不足。

  据了解,盘锦市芦苇湿地年需水量约4.8亿立方米,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水利工程失修等原因,年供水量仅能保证2.4亿立方米,供水不足导致部分区域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威胁。

  此外,对于废弃的油井,中石油及辽河油田没有恢复整理,政府及有关部门也没有支付恢复整理费用。

  感到很无奈的杨昕说:“眼看着湿地退化,却为没钱无能为力。”

编辑:zhaox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宁夏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涉森林草原等七大领域

宁夏回族自治区日前出台《关于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自治区空间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定将在森林、草原、湿地等七大重要生态领域,逐步建立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详细】

政策解读:《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以来,中央再次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详细】

青岛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56项任务

青岛市委、市政府日前印发《青岛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56项改革任务,推动青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新格局【详细】

绿色发展要转变传统环保模式

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是营造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转变传统的环境保护模式,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社会治理手段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切实推动绿色发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