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进绿地、林地、湿地“三地”融合造绿

2013-06-17 09:56:19    作者: 海南日报     来源:陈成智 张谯星     浏览次数:

  在上海乘车,无论什么路,目之所及,一定有绿。这座每平方公里聚集人口3702人、寸土寸金的城市,以令人惊叹的魄力,想尽一切办法造绿。

  上海的造绿,清晰地呈现“三地”融合发展的特点。“三地”即绿地、林地、湿地。

  1949年,上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只有0.158平方米,上世纪90年代初增加到人均1平方米。但上海人自此开始大跨步造绿,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如今,上海全市已建成绿地达3.4万公顷,林地面积约10万公顷,湿地约32万公顷,人均绿地达13.29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2.58%。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巨变让上海人十分自豪。他们形象地将这一变化比喻为“由‘一双鞋’到‘一张报’再到‘一间房’”。

  我们来看上海人造绿的大气魄、大手笔:

  绿地建设:成片增绿,保持年均新增500万公顷绿地,城市公园已多达157个;见缝插绿,坚持道路绿化与道路建设同步,绿化率达到99.7%,积极推进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沿口绿化、棚架绿化等立体绿化,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全市屋顶绿化总面积达145万平方米;社会建绿,在审批建设环节,政府严格执行新建居住区绿化配套比例,近年新建居住区平均绿地率达到40%。

  林地建设:因地制宜拓展生态湿地,在黄浦江、苏州河等主要河道两侧和主要水源地周边,建成15万亩护堤护岸林和水源涵养林,建成6万亩沿海防护林,建成通道防护林30.4万亩;强化林地保护利用,实施林地抚育改造,共抚育林地16.3万亩;启动郊野公园建设,已选取5个郊野公园作为近期建设试点,总面积约103平方公里,未来,上海郊区将布局建设21处郊野公园,总面积400平方公里。

  湿地建设:拓展保护网络,在长江口湿地保护的重点、敏感和脆弱区域,分别建立了两处国际重要湿地、4个自然保护区、一处国家湿地公园、两个禁猎区,对于不适宜划建自然保护区的敏感区域,建立了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开展生态修复,在国内最早提出湿地修复与保护理念并开展生态修复实践,成功完成上海西郊淀山湖湿地修复工程;加强资源调查监管,开展湿地资源调查监测、疫源疫病监测等专项调查,组织开展“候鸟保护专项行动”、“飞鹰专项行动”等一系列整治活动。

  纵观上海造绿过程,通过顶层设计及制度建设夯实基础,以规划引领、法规保障、加大投入、服务民生、全民尽责、创新管理全方位推进全城造绿的特点凸显无遗。

  上海市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根据规划,2015年上海市域森林覆盖率要达到15%,2020年力争达到18%。而仅今年一年,全市绿化建设将投入资金超过40亿元。

  上海人没有满足于现状,如今,他们正着眼于打造绿色生态系统升级版,全力建设“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绿色生态网络,实现布局更加均衡、结构更加合理、发展更加协调、管养更加精细,利用更加综合。

  被绿色围裹的大上海,必将更加美丽、更富魅力!

编辑:zhufe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赵泰东:韩国江陵市镜浦湿地修复计划和现状

赵泰东:韩国江陵市镜浦湿地修复计划和现状

从20世纪60年代,镜浦湿地进行了大范围的农耕地开垦,居民对镜浦湖进行了围湖造田,湖水面积也越来越小。随着世界上对于湿地修复的重视,在镜浦湿地也开始进行了修复的进程【详细】

安徽5年新增湿地17万公顷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加强安徽省湿地保护地体系管理有效性项目(GEF项目)终期评估会上获悉,自2013年12月以来,安徽新增湿地面积17.53万多公顷,湿地总面积达104.18万公顷,占省国土面积的7.47%。【详细】

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保护区

  高原出平湖,难能可贵,于是人们习惯性地把这些大湖大河称为“海”。知名的丽江拉市海,不是海却有比海景还要美的海景。【详细】

海口:湿地入城美如画

  近年来,海口市用生态修复的方法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一体化生态修复。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消除黑臭水体面积逾720万平方米,建成区32条水体中31条告别黑臭。据介绍,海口生态修复带动湿地入城,不仅改善水体水质,增强生态自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