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土地利用变化对低碳城市建设有影响

2013-11-05 09:10:59         来源:中国网     浏览次数:

  2013年11月4日,由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2013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发布会在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层多功能厅召开。本年度绿皮书的主题是“聚焦低碳城镇化”,是我国在城乡一体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在低碳实践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绿皮书指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排放是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的人类碳源,中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快规模大,由此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将是影响我国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关键因素。以快速城市化的深圳市为典型案例,其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极其显著,近30年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特征发生了深刻的不可逆转的变化。90年代以前,深圳市土地利用类型以农业用地为主,此后由于大规模城市开发建设的兴起,非农业用地特别是城镇建设用地的面积和比重不断增加,到2010年深圳市城镇建设用地比例已占市域面积的46.7%,已呈现出新兴快速城市化的城镇景观。近30年来,深圳市城市化过程造成的区域有机碳储量变化规律为:1979 -1989年,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带来了区域碳储量的少量增加,而1990~2010年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造成的生态系统碳储量逐年递减,共减少了377.87×104 Mg C,年均碳排放量达17.18×104 Mg C。深圳市城市化过程总体上为一个碳排放的过程。

  深圳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效应显著,随着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不断增大,碳排放量也在持续增大,从1979年的7.73×103 Mg C,增长到2010年的4099.93×103 Mg C,增长了530倍,年均碳排放量为127.88×103 Mg C。与同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相比,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所占比例的趋势是先逐渐增大,然后又逐渐减小,从1979年的11.30%,增加到1995年的18.63%,然后又逐渐减少到2010年的8.18%。深圳市存在人均土地利用CKC和人均能源消费CKC。在不考虑国家对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的情况下,根据抛物线的性质和拐点理论,当人均真实GDP分别为59604.89元和28708.60元时,人均能源消费碳排放和人均土地利用碳排放分别达到最大值,而后不断减少。按照十二五规划人均GDP的年均增长速度7%计算,人均能源消费量与人均碳排放量达到拐点的时间分别为17.7年和6.9年,而后人均能源消费碳排放和人均土地利用碳排放下降。深圳市应结合自身土地利用特点,从土地利用优化、生态系统固碳增汇和低碳经济等方面探索低碳土地利用的模式和对策,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无锡加快打造美丽中国样板城市

  蓝天白云,晴空万里【详细】

国土资源部下达2017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

近日,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下达〈2017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的通知》,提出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计划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突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统筹新增和流量建设用地,严格土地利用计划执行监管;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计划、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计划同时下达。【详细】

国土部发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

5月8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签署国土资源部第72号令,发布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详细】

北京发布“十三五”土地整合利用规划

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土地资源整合利用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将推动多规合一,实现空间管控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