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破除“保护性破坏”瓶颈

2014-04-18 07:40:00         来源:南京日报     浏览次数:

  日前在相关会议上,南京市领导再次指出,保护和利用好南京独特历史文化资源,也要破除“保护性破坏”瓶颈。

  “保护性破坏”,是指在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中,对文化遗产超载开发或错位开发。比如盲目清理文物建筑周边环境,文物历史环境氛围丧失殆尽;比如周围建筑风格与古建筑严重不协调,破坏了古建筑独特空间环境;比如追求“整饰一新”,甚至“拆真文物,造假古董”,破坏了历史信息,损害了文物完整性和真实性。凡此种种,其危害并不比屡遭批评的“建设性破坏”小。

  “保护性破坏”已有诸多教训:遵义会议旧址原来处在民居之中,当地以“保护”名义,把旧址周围房屋都拆掉了,又配以灯光和绿地,既破坏了环境,又破坏了历史故事特定情景,引来诸多批评;郑州商代遗址上冒出了“人造城墙”。专家称,商城遗址历经3600年风雨仍屹立不倒,属于无价瑰宝,如此改造不是保护而是破坏;西安拟投资380亿在秦阿房宫遗址上打造“新阿房宫”,因被质疑“究竟是保护文物,还是浪费民脂民膏”已被叫停……我们常说吃一堑,长一智。“保护性破坏”已不乏案例,如果不能从中生“智”,那么多学费也就白交了。

  所谓“以利为先、就地平衡”开发模式,是“保护性破坏”主要原因。在城市建设及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中,不少地方往往更多考虑经济因素,通过商业运作方式求得资金就地平衡。为此,甚至在历史文化街区建“豪宅富人区”。破此困境,需要明确城市功能定位,严格执行城市规划,需要借助深化改革,以多元投资机制带动文化遗产保护;也特别需要转变观念,历史文化资源是有形财富,更是无形资产。只用“能挣多少钱”这把尺子去衡量历史文化资源,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保护性破坏”也就在所难免。只把文化遗产当“地皮”使用,无异于把商周铜器当废铜。我们应真正认识到,文化是城市之魂,历史文化资源是市民深切乡愁所依,进而走出急功近利误区,积极创新办法和机制破解“就地平衡”困境。

  杭州“南宋御街”因体现了原真性、整体性、延续性、游赏性,让中国元素释放出无穷魅力,已成为城市文化名片。这也是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代表作之一。王澍当初接这个项目时曾提出不少苛刻条件:要想做好至少三年,要保持足够数量原住民,有纵深街区,不做假古董……他本以为对方会知难而退,但地方领导慎重考虑后全都答应了。这也启示我们:破除“保护性破坏”瓶颈,设计师应勇于坚持真理,地方官员也要善于倾听,防止“长官意志”替代了科学设计。

  真正遵照“原真性、整体性、生态性”原则,最大限度保护好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切实遵循“建筑为体、景观为衣、文化为魂”规律,努力“护其貌、扬其韵、传其神、铸其魂”,延续好城市人文脉络和独特气质,南京必因文化更精彩!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如何防止中国历史文化古街的千街一面?

  要解决历史文化街区在开发中千街一面的问题,首先要从理念和认识的高度真正将历史街区作为一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再开发,只有这样才能自发的去挖掘其多方面的价值,并将之作为推动老城复兴的重要手段加以传承和发扬【详细】

官员被免职建园林 400年后成了文化遗产

  园林是苏州的名片,多研究一下园林的历史,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许多古代园林都是官员被贬官后回家建起来的,苏州自古就是一座适合生活的城市。【详细】

自然和文化遗产当共同保护

  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不同自然条件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类型的文明。当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化或消失,文明就会随之尘封。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历史。【详细】

省级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建设探讨

  省级文化遗产主题公园是指以重要文化遗产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遴选,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突出公益性,开放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