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抚州:宜黄倾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纪实
春雨中,登上宜黄新地标——卓望塔之顶,临水而望,春意盎然。宜黄大桥、国际大酒店、卓望名城等现代化建筑群鳞次栉比,焕然一新的迎宾大道贯穿东西,与滨江大道北延伸段道路构成城市的新框架,蜿蜒的宜黄河恰似一条绕城的绿带,使这座山城悠扬且灵动。“无论是纵横交错的景观大道,还是城市公园和街头绿园,城市换了模样,交通更通畅,环境更宜人。”谈到近几年宜黄县城的变化,居民老刘赞不绝口,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宜黄县强力推进“森林城乡”创建,倾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宜黄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做精做美、完善功能、加快繁荣”的总体思路,围绕“四城同创”的目标要求,大力实施“城镇兴县”战略,积极盘活城镇土地,多方融资,强力推进县城建设,城镇辐射带动作用和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2012年,该县全面启动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聘请浙江规划设计院对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进行修编,制定了20年不过时、50年不落后的新的城市发展规划。在规划先行的基础上,紧扣“改、扩、新”三字动大手笔,县城建设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喜人变化。
“改”出新天地。针对老城区无地下管网、路面凹凸不平等状况,该县投入600多万元对旧城的四堡街、卢家巷、雷家巷等小街小巷进行改造,对原来高低不平的路面和人行道进行了翻新整治,主干道铺了水泥路面,人行道铺设环保砖,路灯、绿化和各类管线得到相应完善;投入300万元在老城区打造1—2个休闲小游园;投入3200万元,改造棚户区和老汽车站,对老汽车站及站广场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扩”出新规模。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宜黄县坚持“以人为本、以山为景、以水为亲”的发展理念,统筹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全县旅游规划。围绕“一河两岸、四区合一”(四区指老城区、河东新区、水北新区、高速挂线新区),做好“一轴双核、东跨西延”发展规划。一轴即以县城内的宜黄河为轴心,双核即水北新区、高速挂线新区;东跨即向东跨过宜黄河建设好水北新区,西延即向西规划建设高速挂线新区,拓展扩大了城市框架。加快推进西环线、东环线、内环线、里崇线县城至牯岭段、石宁线二都至黄陂段等公路建设,形成大交通体系。
“新”字创特色。该县创新举措,开展“问计于民、共商发展”活动,每个项目建设都做到集思广益,以民生为主、考虑民生、听取民意。年初,该县召开了实施城区建设新项目的研讨会,广泛听取群众对38个城建重点项目的实施意见,确保每一个项目的建设都有利于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和促进县城经济发展。在城区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每项工程从设计源头上就坚持高标准,注重每个项目与宜黄历史底蕴相结合,使每个项目的设计有品位、有内涵,在景观效果上与周边环境和整个城市相得益彰。
在加强城市“硬件”建设的同时,该县坚持“软件”管理不放松,运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积极探索智能化城市管理模式,实现对城市的精细管理,同时,成立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拆除违章建筑18处、面积4725平方米,“三非”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打造出了街齐、路畅、夜美的城市环境,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新一轮的大建设,让人们不断感受宜黄的日新月异和焕然一新。如今,宜黄县城区面积已由过去的5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全县城市化率达37.2%,年均城市化率递增3%;改造城市道路8公里,面积10.5万平方米;新增绿地5.5万平方米,绿化率达32.5%;县城人口由过去的4.8万增加到6.9万。一个“显山、露水、透绿、现蓝”的美丽山城新画卷正徐徐展开,焕发出迷人的景致。
编辑:jiaoliting
相关阅读
园林中阳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阴影中的草坪
对于花园的道路来说,观赏草可以构成令人喜悦的道路边缘,但是,这样的边缘需要很精心的维护,否则景观也许会不尽如人意。为了边缘草坪的修剪,宽阔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机来修剪;这种方法尤其适合用于沿道路两旁的缓坡地形【详细】
园林水系池岸景观设计
近来,环境景观越来越注重水体,无水不灵;有的房地产公司还提出户户开门临水的要求。而在实际操作上,水面边岸则是易被忽视且不易设计、施工好的项目。其所占投资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讨。【详细】
中国园林发展脉络与概述
中国自古以来有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传统,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