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全文)
第二十一章着力构建新型村镇体系
坚持镇村联动,把加快中心镇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着力构建新型村镇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建设富裕和谐秀美乡村。
第一节扎实推进镇村联动
统筹推进城镇化与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实现从注重村庄建设向推进镇村联动转变。高标准编制中心镇和村庄规划,加快百强中心镇建设,培育特色产业,引导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向中心镇集中,形成“一镇一业、多业并举、特色明显、产业兴镇”的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格局,引导农业人口就近就业、就近转移,推动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联动。全面提升中心镇管理水平,推进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周边农村地区延伸,打通基本公共服务到镇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推进镇容镇貌综合治理,加强和创新镇村社会管理,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规模较大的中心村,逐步实现社区化改造。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要求,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引导规范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加强文物古迹和传承历史文脉的传统建筑保护,强化乡村建设的地域文化特色。
第二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
全面推进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完成农村重点污染区饮水安全专项治理,解决好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推进农村公路网络化,逐步实现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营。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加强以沼气、秸秆气化等为重点的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及相关技术服务。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加强乡村旅游服务网络、农村邮政设施和宽带网络建设,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继续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增加农村商品零售、餐饮及其他生活服务网点。继续实施以三清六改四普及为主的村庄环境整治,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土壤环境、农村河道、水环境等综合整治,严禁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推进农村生态保护,实施“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抓好扶贫移民搬迁安置,加快实施扶贫攻坚“六大工程”。
第三节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加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化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完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疫范围。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完善农村低保制度。
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等服务体系。
第八篇 构建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加强顶层设计,尊重市场规律,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政策合力,创新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城镇住房、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构建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第二十二章 改革人口管理制度
创新人口管理制度,逐步消除城乡间户籍壁垒,还原户籍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改革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相关政策,实现户籍制度与公共权益、社会分配相脱钩,还原户籍人口登记管理功能。
——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并作为申请登记居住地常住户口的重要依据。
——建立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到2020年基本建立健全实际居住人口登记制度,全面、准确掌握人口规模、人员结构、地区分布等情况。建设和完善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以户口登记为基础的省级人口基础信息库,分类完善学籍、职业、收入、健康、保险、房产、婚姻、信用等信息系统,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信息整合和共享。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探营广州园博会:移步换景赏雅色 绣球簇拥广州城
第30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将于3月24日至4月2日举行,3月22日,记者提前探营广州园博会多个会场花境,发现富有传统和现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个区域特色的小园圃等已逐渐展露真容【详细】
天津第32届运河桃花节举办
3月17日,第32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如约而至。在北运河畔的桃花堤,微风轻拂,桃红柳绿,人们三五成群地踏青、赏花,赶赴一场浪漫的春日之约【详细】
海南大山泰景观承建国家公园大门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领导肯定...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大门,陈俊霄向调研组汇报了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建设情况,章新胜对陈俊霄参与设计、海南大山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项目的创意主题【详细】
海南首个园林式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三亚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坐落在三亚市荔枝沟路殡葬服务中心内、烈士纪念园旁,于2022年3月开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亚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