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环境保护关乎民族未来 是中国梦重要内容

2014-11-19 09:39:50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浏览次数:

  近日,习近平主席在APEC欢迎宴会的致辞中说,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APEC蓝”是全力进行污染治理的积极成果,要继续保持下去,实现山青水绿的绿色发展,则需以更大的力度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论述,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关系,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规划了蓝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重要论述,是对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不仅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其中也饱含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起来。但也有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无节制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导致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在,我国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接近极限,已经难以支撑“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不协调”的粗放型增长,一些大型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病”,一些生态脆弱的区域因为无法承载过量生产和过度开发,造成草原退化沙化、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许多问题。这种状况不改变,能源资源将难以支撑,生态环境更不堪重负,反过来必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绿水青山”还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所有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否则难免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同时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过去“盼温饱”到现在“盼环保”,从过去“求生存”到现在“求生态”,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我们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治理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力度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

  总结起来,在多年实践中,我们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经济刚刚起步的时候,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当经济发展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就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如果能把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就能够形成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样的认识升华,体现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体现了发展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

  建设生态文明,本质上是选择发展方式的问题,是用什么办法、靠什么途径实现发展、做大蛋糕的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防治污染,也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用绿色、循环、低碳的方式实现发展,从而在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通过这条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真正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才能既培育好“金山银山”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又保护好“绿水青山”,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回顾世界历史,有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比如英国是最早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伦敦在很长一段时期是著名的“雾都”;上世纪40年代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也使美国洛杉矶饱受困扰。事实证明,在发展中把生态环境破坏了,再补回去的成本可能比当初创造的财富还要多,更何况有些地方的重金属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是积重难返,难以恢复。这些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中国作为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必须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我们只有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克服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空间布局、生活方式,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实现“环境优化增长”,要推动绿色发展,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资源环境可承载、资源可更替再生的基础上实现发展,主要特点表现为提高效率,降低资源和自然的消耗强度;控制总量,把经济增长控制在自然承载能力之内;体现公平,让更多人享用自然消耗带来的社会福利。

  实现“环境优化增长”,要推动循环发展,改变“资源—产品—废弃物”这种单向线性模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循环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减少污染物对自然的损害。

  实现“环境优化增长”,要推动低碳发展,最大限度提高能源的生产率,在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减缓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这就要尽可能减少高碳的化石能源使用,促进清洁化,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发展低碳产业、低碳产品、低碳城市、低碳交通等。

  以最严密的法治提供可靠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明确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些要求充分表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在于法律制度。

  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都是生态产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本质上就是用法律保障人们享用生态产品的权利,保证污染物排放不超量不超标的生态空间,对生态产品的产权界定和用途管制作出具体的制度安排。为此,首先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精心研究和论证哪些要列入生态红线、如何从制度上保障生态红线,把生态红线作为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不能突破。其次,要有效约束开发行为,生态文明方面的立法、执法、司法都应放在如何约束和调整人的不当开发行为上,包括违背自然规律的盲目开发、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过度开发、切断自然生态和经济内在联系的无序开发。其次是要依靠法律促进生产者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受罚的原则,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当看到,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除了建立完善相关法律,还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进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导致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也要追究责任。同时还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

编辑:zhaoa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部署,充分发挥环境标准体系对于陕西省经济产业的引导作用及其对于环境管理的支撑作用,6月4日上午,陕西省环保厅、省质监局联合召开陕西【详细】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解读《“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16年1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详细】

解读《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部近日联合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详细】